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盲生心理防御机制现状及干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6-9页
前言第9-10页
1 文献综述第10-32页
    1.1 盲生研究综述第10-16页
        1.1.1 视觉障碍的定义第10-11页
        1.1.2 视觉障碍对盲生心理发展的影响第11-12页
        1.1.3 视觉障碍对盲生认知过程的影响第12-13页
        1.1.4 视觉障碍对盲生个性发展的影响第13-14页
        1.1.5 关于盲生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1.1.5.1 国内关于盲生的研究第14-15页
            1.1.5.2 国外关于盲生的研究第15页
            1.1.5.3 盲生防御机制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 防御机制研究综述第16-25页
        1.2.1 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第16-17页
        1.2.2 心理防御机制的分类第17-19页
        1.2.3 心理防御机制产生的原因和过程第19页
        1.2.4 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第19-21页
        1.2.5 影响心理防御机制的因素第21-22页
            1.2.5.1 生理因素第21页
            1.2.5.2 家庭因素第21-22页
            1.2.5.3 社会因素第22页
            1.2.5.4 个体差异性第22页
        1.2.6 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领域第22-24页
            1.2.6.1 心理防御机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第22-23页
            1.2.6.2 认知与防御机制的关系研究第23页
            1.2.6.3 心理防御机制的干预研究第23-24页
            1.2.6.4 心理防御机制的应用研究第24页
        1.2.7 心理防御机制的评估工具第24页
        1.2.8 防御机制的研究方向第24-25页
    1.3 认知疗法综述第25-30页
        1.3.1 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第25-26页
        1.3.2 认知行为疗法干预过程第26-30页
            1.3.2.1 建立咨询关系第26-27页
            1.3.2.2 确定咨询目标第27页
            1.3.2.3 确定问题第27页
            1.3.2.4 检验表层错误观念第27-28页
            1.3.2.5 纠正核心错误观念第28页
            1.3.2.6 进一步改变认知第28-29页
            1.3.2.7 巩固新观念第29-30页
        1.3.3 总结第30页
    1.4 个案研究法第30-32页
        1.4.1 个案研究的数据分析第31-32页
2 问题的提出、研究假设与意义第32-33页
    2.1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第32页
    2.2 研究假设第32页
    2.3 研究意义第32-33页
3 实证研究第33-50页
    3.1 研究方法第33-38页
        3.1.1 研究设计第33-34页
        3.1.2 研究对象第34页
        3.1.3 实施干预者第34页
        3.1.4 研究工具第34-35页
            3.1.4.1 评估工具第34-35页
            3.1.4.2 数据处理工具第35页
        3.1.5 评估与测量第35页
        3.1.6 干预过程第35-38页
            3.1.6.1 建立咨询关系第35页
            3.1.6.2 确定目标第35-36页
            3.1.6.3 确定问题第36页
            3.1.6.4 检验表层错误观念第36-37页
            3.1.6.5 纠正核心错误观念第37页
            3.1.6.6 进一步改变认知第37页
            3.1.6.7 认知复习第37-38页
    3.2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38-49页
        3.2.1 研究一数据结果分析第38-40页
            3.2.1.1 被试基本组成情况第38页
            3.2.1.2 盲生与明眼学生防御方式的总体比较结果第38-39页
            3.2.1.3 盲生男生与女生防御方式的比较结果第39页
            3.2.1.4 盲生防御方式年龄段比较结果第39-40页
        3.2.2 研究二数据结果分析第40-47页
            3.2.2.1 干预阶段被试的选择第40-41页
            3.2.2.2 个案干预效果分析第41-47页
        3.2.3 后测阶段第47-49页
            3.2.3.1 实验组前测与后测比较第47-49页
    3.3 追踪回访阶段第49-50页
4 讨论第50-56页
    4.1 防御机制的影响因素第50-53页
        4.1.1 失明对盲生防御机制的影响第50-52页
        4.1.2 性别因素对心理防御机制的影响第52-53页
        4.1.3 年龄对防御机制的影响第53页
    4.2 个体行为认知疗法对盲生防御机制干预的效果第53-54页
        4.2.1 干预短期效果第54页
        4.2.2 干预效果维持第54页
    4.3 使用个案法干预效果第54页
    4.4 心理防御机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第54-55页
    4.5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55-56页
        4.5.1 本研究的创新第55页
        4.5.2 本研究的不足第55-56页
5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附录 A第61-62页
附录 B第62-63页
附录 C 干预治疗同意书第63-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女性神信仰变迁研究
下一篇:网购情境下顾客参与与感知价值、行为意向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