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编织--论《福楼拜的鹦鹉》中的主体探寻
致谢 | 第5-6页 |
内容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朱利安·巴恩斯其人其作 | 第9-10页 |
1.2 《福楼拜的鹦鹉》的研究状况 | 第10-13页 |
1.3 论文研究路径 | 第13-16页 |
2 时间叙事 | 第16-30页 |
2.1 追叙与创伤 | 第16-21页 |
2.2 线性时间叙事与死亡 | 第21-24页 |
2.3 心理时间叙事与道德 | 第24-28页 |
2.3.1 象征暗示:渡轮、奶酪与婚姻 | 第25-27页 |
2.3.2 自由联想:同质关系与自我意识 | 第27-28页 |
2.4 对位交织与叙述路径 | 第28-30页 |
3 空间叙事 | 第30-37页 |
3.1 叙事中的空间 | 第30-31页 |
3.2 《福楼拜的鹦鹉》中的空间叙事形态 | 第31-32页 |
3.3 场所精神:象征的碎裂 | 第32-37页 |
3.3.1 雕像:似是而非 | 第33-35页 |
3.3.2 战场:宏大叙事的隐退 | 第35-37页 |
4 主体探寻 | 第37-46页 |
4.1 “闲逛者”姿态 | 第37-39页 |
4.2 时空维度下的自我与他者 | 第39-46页 |
4.2.1 “同一性”的幻灭 | 第39-41页 |
4.2.2 寻找新的确定性 | 第41-46页 |
5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第47-51页 |
附件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