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6-11页 |
第一章 伊哈布·哈桑的后现代主义理论介绍 | 第11-16页 |
第一节 人性的卑琐性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叙事的片段性 | 第13-14页 |
第三节 主题的不确定性 | 第14-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丑陋的人性——卑琐性 | 第16-24页 |
第一节 雅各布对物质的贪婪 | 第16-18页 |
第二节 丽贝卡对宗教的盲从 | 第18-21页 |
第三节 德奥尔特加对奴隶的欺压 | 第2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破碎的叙事——片段性 | 第24-30页 |
第一节 碎片化的叙事模式 | 第24-26页 |
第二节 多重叙事视角 | 第26-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多元的主题——不确定性 | 第30-37页 |
第一节 蓄奴制对各类奴隶的奴役 | 第31-33页 |
第二节 基督教对异教徒的排斥 | 第33-34页 |
第三节 男权社会对妇女的压迫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