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的矿井通风机监控系统设计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页 |
1.2 课题的研究依据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的研究水平及趋势 | 第11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5 本文内容及安排 | 第12-13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2章 矿井通风机系统 | 第14-29页 |
2.1 引言 | 第14页 |
2.2 矿井通风系统 | 第14-18页 |
2.2.1 矿井通风方法 | 第15-16页 |
2.2.2 矿井通风方式 | 第16-17页 |
2.2.3 通风网络 | 第17-18页 |
2.3 主通风机 | 第18-23页 |
2.3.1 主通风机种类及工作原理 | 第18-21页 |
2.3.2 主通风机性能参数 | 第21-22页 |
2.3.3 主通风机型号及电机型号选择 | 第22-23页 |
2.4 电源的供电方式 | 第23-27页 |
2.5 风门 | 第27页 |
2.6 反风方法 | 第27-28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主通风机监控系统硬件设计 | 第29-44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PLC概述 | 第29-33页 |
3.2.1 PLC选型 | 第29-30页 |
3.2.2 S7-300系统结构 | 第30-31页 |
3.2.3 影响PLC控制系统稳定的干扰因素 | 第31页 |
3.2.4 PLC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 第31-33页 |
3.3 风机参数检测及检测原理 | 第33-36页 |
3.3.1 振动参数信号检测 | 第33-34页 |
3.3.2 温度参数信号检测 | 第34页 |
3.3.3 流量和压力的检测 | 第34-35页 |
3.3.4 压力参数信号检测 | 第35页 |
3.3.5 电气参数信号检测 | 第35页 |
3.3.6 风机启/停信号检测 | 第35-36页 |
3.4 PLC各模块型号选择 | 第36-41页 |
3.4.1 数字量/模拟量输入模块选择 | 第36-39页 |
3.4.2 数字量/模拟量输出模块选择 | 第39-41页 |
3.4.3 通信模块选择 | 第41页 |
3.4.4 CPU模块选择 | 第41页 |
3.4.5 电源模块选择 | 第41页 |
3.5 监控系统组成及特点 | 第41-4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主通风机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 第44-56页 |
4.1 引言 | 第44-45页 |
4.2 主通风机控制系统 | 第45-47页 |
4.2.1 系统结构 | 第45页 |
4.2.2 主控制系统 | 第45-46页 |
4.2.3 主电路 | 第46-47页 |
4.3 PLC软件程序 | 第47页 |
4.3.1 S7-300编程语言 | 第47页 |
4.4 监控系统流程图 | 第47-50页 |
4.4.1 主通风机启动主程序流程图 | 第47-48页 |
4.4.2 倒换风机自动控制方式流程图 | 第48-49页 |
4.4.3 反风控制流程图 | 第49-50页 |
4.5 部分PLC程序梯形图 | 第50-52页 |
4.5.1 风机工频/变频运行控制 | 第50-51页 |
4.5.2 温控部分 | 第51-52页 |
4.6 基于组态王6.5人机监测画面设计 | 第52-55页 |
4.6.1 组态王软件介绍 | 第52页 |
4.6.2 组态王6.5版本的特点 | 第52-53页 |
4.6.3 监控系统介绍 | 第53页 |
4.6.4 变量定义 | 第53页 |
4.6.5 监控系统组成及功能 | 第53-55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总结 | 第56-58页 |
5.1 本文主要工作总结 | 第56-57页 |
5.2 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