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合同风险评估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4-17页 |
第2章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综述 | 第17-25页 |
2.1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基本概念 | 第17-18页 |
2.2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2.2.1 人工智能方向 | 第19页 |
2.2.2 语言学方向 | 第19-20页 |
2.2.3 软件工程方向 | 第20页 |
2.2.4 数据处理方向 | 第20页 |
2.3 自动关键词提取算法TextRank | 第20-22页 |
2.3.1 TextRank算法简介 | 第20-21页 |
2.3.2 TextRank算法步骤 | 第21-22页 |
2.4 依存句法分析算法 | 第22-24页 |
2.4.1 依存句法分析算法简介 | 第22-23页 |
2.4.2 依存句法分析算法步骤 | 第23-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合同法框架本体的构建 | 第25-45页 |
3.1 本体构建方法概述 | 第25-28页 |
3.1.1 本体概念 | 第25-26页 |
3.1.2 常用构建本体的方法 | 第26-28页 |
3.2 合同法框架本体的构建思路 | 第28-37页 |
3.2.1 文本预处理 | 第29-30页 |
3.2.2 术语抽取 | 第30-32页 |
3.2.3 层次关系抽取 | 第32-33页 |
3.2.4 组合关系抽取 | 第33-37页 |
3.3 合同法框架本体的实现 | 第37-42页 |
3.3.1 本体的形式化编码 | 第37-39页 |
3.3.2 导入Jena包及全局变量 | 第39-40页 |
3.3.3 创建OntModel、类及属性 | 第40-42页 |
3.4 本体可视化及实例分析 | 第42-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基于本体推理的技术合同风险评估 | 第45-59页 |
4.1 技术合同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 第45-49页 |
4.1.1 技术合同风险评估指标的确定 | 第45-47页 |
4.1.2 技术合同风险评估权重的确定 | 第47-49页 |
4.2 基于本体的推理实现路径 | 第49-51页 |
4.2.1 Jess推理机 | 第49-50页 |
4.2.2 Racer推理机 | 第50页 |
4.2.3 Pellet推理机 | 第50页 |
4.2.4 Jena推理机 | 第50-51页 |
4.3 Jena的推理机制 | 第51-54页 |
4.3.1 Jena的推理机结构 | 第51-52页 |
4.3.2 RDF API | 第52-53页 |
4.3.3 OWL Reasoner | 第53页 |
4.3.4 Ontology API | 第53-54页 |
4.4 推理规则构建 | 第54-57页 |
4.4.1 技术合同推理机的构建 | 第54-55页 |
4.4.2 Jena推理规则原语 | 第55-56页 |
4.4.3 技术合同推理规则 | 第56-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5章 基于本体推理的技术合同风险评估系统 | 第59-67页 |
5.1 实验环境 | 第59-60页 |
5.1.1 系统开发平台 | 第59页 |
5.1.2 实验数据 | 第59-60页 |
5.2 系统方案设计 | 第60-61页 |
5.3 系统具体实现 | 第61-64页 |
5.3.1 用户交互模块构建实现 | 第61-63页 |
5.3.2 风险评估模块构建实现 | 第63-64页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4-6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