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理论论文--信号处理论文

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盲源分离算法优化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符号与缩写含义清单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8页
    1.1、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1.2、盲源分离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研究内容第15-18页
第二章 盲源分离的基础理论第18-28页
    2.1. 盲源分离的数学模型第18-21页
        2.1.1 线性瞬时混叠模型第18-19页
        2.1.2 线性卷积混叠模型第19-21页
    2.2 盲源分离的约束条件第21页
    2.3 信号的预处理第21-23页
        2.3.1 去均值第21页
        2.3.2 白化第21-23页
    2.4 盲分离的主要分离准则第23-26页
        2.4.1 最小互信息准则第23-24页
        2.4.2 信息传输最大化或负熵最大化第24-25页
        2.4.3 最大似然准则第25-26页
    2.5 盲源分离算法的评价准则第26-27页
    2.6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基于改进分离性能指标的自适应盲源分离算法第28-45页
    3.1 常见的自适应盲源分离算法第28-34页
        3.1.1 基于自然梯度的盲源分离算法第28-32页
        3.1.2 EASI算法第32-34页
    3.2 基于改进分离性能指标参数盲源分离算法第34-37页
        3.2.1 改进的系统结构第34-35页
        3.2.2 改进的分离性能指标参数第35-37页
    3.3 基于改进分离性能指标参数自然梯度盲分离算法第37-40页
        3.3.1 算法仿真实验及性能分析第38-40页
    3.4 基于改进分离性能指标参数EASI盲分离算法第40-44页
        3.4.1 算法仿真实验及性能分析第41-44页
    3.5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基于融合动量项的符号梯度盲源分离算法第45-53页
    4.1 符号梯度盲源分离算法第45-49页
        4.1.1 符号自然梯度算法原理第45-47页
        4.1.2 仿真实验与算法性能分析第47-49页
    4.2 融合动量项的符号自然梯度算法第49-51页
        4.2.1 融合动量项的符号自然梯度算法原理第49-50页
        4.2.2 仿真实验与性能分析第50-51页
    4.3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五章 基于改进人工蜂群的盲分离算法第53-68页
    5.1 人工蜂群算法第53-59页
        5.1.1 人工蜂群算法生物学描述第53-55页
        5.1.2 人工蜂群算法算法的原理第55页
        5.1.3 人工蜂群算法算法的流程第55-57页
        5.1.4 改进的人工蜂群算法第57-58页
        5.1.5 人工蜂群算法仿真结果与分析第58-59页
    5.2 基于改进蜂群算法的盲源分离算法第59-64页
        5.2.1 基于改进蜂群算法的盲源分离算法原理第59-60页
        5.2.2 吉文斯旋转矩阵第60-62页
        5.2.3 基于改进蜂群算法的盲源分离算法流程第62-64页
    5.3 仿真实验及性能分析第64-66页
    5.4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六章 基于改进FastICA的卷积盲源分离算法第68-78页
    6.1 在瞬时混合下FastICA算法第68-72页
        6.1.1 传统的FastICA算法第68-70页
        6.1.2 改进的FastICA算法第70-71页
        6.1.3 仿真实验与性能分析第71-72页
    6.2 时域中的卷积混合信号分离第72-75页
        6.2.1 分离信号算法原理第72-74页
        6.2.2 分离信号的流程第74-75页
    6.3 算法仿真及性能分析第75-76页
    6.4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78-80页
    7.1 本文总结第78-79页
    7.2 展望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致谢第84-8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语音情感识别
下一篇: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