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ABVIEW的振动信号分析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1.2.1 振动信号监测旋转机械故障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轴心轨迹提纯方法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轴心轨迹形状识别方法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振动信号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15-29页 |
2.1 振动信号监测旋转机械故障的可行性分析 | 第15-17页 |
2.1.1 旋转机械故障常用分析方法介绍 | 第15-17页 |
2.1.2 旋转机械故障常用分析方法综合比较 | 第17页 |
2.2 旋转机械振动信号分析方法研究 | 第17-22页 |
2.2.1 振动信号时域分析 | 第17-19页 |
2.2.2 频域分析 | 第19-22页 |
2.2.3 轴心轨迹分析 | 第22页 |
2.3 旋转机械的故障分类及振动特征 | 第22-27页 |
2.3.1 转子不平衡 | 第23页 |
2.3.2 转子不对中 | 第23-24页 |
2.3.3 转子碰摩 | 第24-26页 |
2.3.4 油膜涡动和油膜振荡 | 第26-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轴心轨迹的自动提纯和模式识别 | 第29-51页 |
3.1 基于EEMD的轴心轨迹自动提纯 | 第29-34页 |
3.1.1 EEMD的基本原理 | 第29-32页 |
3.1.2 EEMD的滤波特性 | 第32-33页 |
3.1.3 基于相关系数自动提纯轴心轨迹 | 第33-34页 |
3.2 基于不变线矩的模式识别 | 第34-41页 |
3.2.1 不变线矩 | 第34-37页 |
3.2.2 针对轴心轨迹的改进不变线矩 | 第37-38页 |
3.2.3 轴心轨迹形状识别的参考模式建立 | 第38-41页 |
3.2.4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轴心轨迹形状识别 | 第41页 |
3.3 仿真信号验证 | 第41-50页 |
3.3.1 基于EEMD的轴心轨迹自动提纯 | 第42-49页 |
3.3.2 基于不变线矩的模式识别 | 第49-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振动信号分析系统设计实现 | 第51-65页 |
4.1 系统开发平台介绍 | 第51-54页 |
4.2 系统设计概述 | 第54-55页 |
4.3 系统基本功能设计实现 | 第55-60页 |
4.3.1 采集卡配置 | 第55-57页 |
4.3.2 数据采集 | 第57-58页 |
4.3.3 转速显示 | 第58-59页 |
4.3.4 数据管理 | 第59-60页 |
4.4 系统分析功能设计实现 | 第60-64页 |
4.4.1 时域分析 | 第61-62页 |
4.4.2 频域分析 | 第62-63页 |
4.4.3 轴心轨迹分析 | 第63-6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振动信号分析系统测试 | 第65-75页 |
5.1 系统测试平台 | 第65-70页 |
5.1.1 故障模拟平台搭建 | 第65-68页 |
5.1.2 振动信号采集卡 | 第68-70页 |
5.2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 | 第70-73页 |
5.2.1 转子不平衡故障诊断 | 第70-72页 |
5.2.2 转子不对中故障诊断 | 第72-7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75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83-85页 |
附录 | 第85-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