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地方城市经济论文

城市边缘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以濮阳市新区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1-12页
        1.2.1 研究内容第11-12页
        1.2.2 研究方法第12页
    1.3 研究综述第12-17页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2 研究现状述评第15-17页
2.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现状第17-22页
    2.1 城乡一体化的优点第17页
    2.2 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第17-18页
    2.3 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不足第18-19页
        2.3.1 城市化总体水平低,城乡差距明显第18页
        2.3.2 城市化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第18-19页
        2.3.3 城市化水平地区差距明显第19页
    2.4 城乡差距的产生缘由第19-22页
        2.4.1 历史因素第19页
        2.4.2 制度因素第19-20页
        2.4.3 体制因素第20页
        2.4.4 人力资本投资因素第20页
        2.4.5 观念因素第20-22页
3. 濮阳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情况第22-24页
    3.1 濮阳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整体情况第22-23页
    3.2 存在的问题第23-24页
        3.2.1 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和改善第23页
        3.2.2 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第23页
        3.2.3 农民的思维方式需要改变第23-24页
4. 濮阳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研究第24-32页
    4.1 濮阳新区概况第24-25页
        4.1.1 产业方面第24页
        4.1.2 人口方面第24-25页
        4.1.3 生态环境方面第25页
    4.2 濮阳市新区发展模式选择第25-27页
        4.2.1 选择原则第25页
        4.2.2 濮阳新区“科学生态环保型”城乡一体化模式第25-27页
    4.3 濮阳市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产业动力第27页
    4.4 濮阳市新区城乡一体功能空间优化第27-28页
        4.4.1 一体化发展空间结构第27-28页
        4.4.2 一体化发展功能分区第28页
    4.5 濮阳市新区城乡一体生态空间建设第28-29页
        4.5.1 建设节约型社会第28-29页
        4.5.2 生态治理与保护体系第29页
    4.6 濮阳市新区城乡一体基础设施规划第29-32页
        4.6.1 基础设施规划总体思路第30页
        4.6.2 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均等化第30页
        4.6.3 通讯设施一体化规划第30-32页
5. 对策建议与结论第32-35页
    5.1 对策建议第32-34页
        5.1.1 因地制宜,重视规划,创新城乡一体化模式第32页
        5.1.2 改革农村制度和政策层面上不适宜的规定第32页
        5.1.3 解决“新增”的城市人口的安置和就业问题第32-33页
        5.1.4 全面推进农村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第33-34页
    5.2 总结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7页
致谢第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英汉动宾搭配统计对比的留学生词汇习得过程考察
下一篇:Some Discussion about Perelmans Soul Theorem for 2-dim Alexandrov Spa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