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3页 |
1.1.1 WSN概念 | 第9-10页 |
1.1.2 WSN特点 | 第10-11页 |
1.1.3 WSN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1.4 WSN应用领域 | 第12-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第15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5-17页 |
2 WSN总体规划 | 第17-23页 |
2.1 WSN结构规划 | 第17-18页 |
2.2 WSN应用系统规划 | 第18-19页 |
2.3 WSN协议体系规划 | 第19-21页 |
2.4 WSN设计任务规划 | 第2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3 WSN通信协议设计 | 第23-37页 |
3.1 MAC协议设计 | 第23-27页 |
3.1.1 MAC协议设计概述 | 第23页 |
3.1.2 MAC协议的CSMA/CA与退避机制 | 第23-24页 |
3.1.3 MAC协议的数据帧结构 | 第24-26页 |
3.1.4 MAC协议的单播帧与广播帧 | 第26页 |
3.1.5 MAC协议的数据帧发送控制 | 第26-27页 |
3.1.6 MAC协议对硬件的依赖与要求 | 第27页 |
3.2 网络层协议设计 | 第27-32页 |
3.2.1 路由协议设计 | 第27-29页 |
3.2.2 数据包路由重组协议设计 | 第29-32页 |
3.3 传输层协议设计 | 第32-33页 |
3.3.1 传输层协议设计概述 | 第32页 |
3.3.2 传输层数据段结构 | 第32-33页 |
3.3.3 传输层协议的数据段封装机制 | 第33页 |
3.4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 第33-35页 |
3.4.1 网络拓扑结构概述 | 第33-34页 |
3.4.2 网络拓扑结构控制算法 | 第34-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4 WSN硬件设计 | 第37-49页 |
4.1 WSN硬件概述 | 第37页 |
4.2 WSN核心硬件设计 | 第37-43页 |
4.2.1 微控制器模块硬件设计 | 第37-41页 |
4.2.2 信号指示模块硬件设计 | 第41页 |
4.2.3 外部存储器模块硬件设计 | 第41-42页 |
4.2.4 无线通信模块硬件设计 | 第42-43页 |
4.2.5 串口通信模块硬件设计 | 第43页 |
4.3 WSN外围硬件模块设计 | 第43-45页 |
4.3.1 外网通信模块硬件设计 | 第44-45页 |
4.3.2 传感器模块硬件设计 | 第45页 |
4.4 电源供给模块设计 | 第45-46页 |
4.5 硬件电路制作 | 第46-48页 |
4.5.1 协调器硬件电路制作 | 第47页 |
4.5.2 节点硬件电路制作 | 第47-4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5 WSN软件设计 | 第49-65页 |
5.1 WSN软件概述 | 第49-50页 |
5.2 uCOS-Ⅱ的移植与配置 | 第50-51页 |
5.2.1 uCOS-Ⅱ概述 | 第50页 |
5.2.2 uCOS-Ⅱ文档结构 | 第50页 |
5.2.3 uCOS-Ⅱ移植与配置 | 第50-51页 |
5.3 硬件驱动程序设计 | 第51-54页 |
5.3.1 CC1101 驱动程序设计 | 第51-52页 |
5.3.2 AT24C32 驱动程序设计 | 第52页 |
5.3.3 信号指示模块驱动程序设计 | 第52页 |
5.3.4 W5500 驱动程序设计 | 第52页 |
5.3.5 DHT11 驱动程序设计 | 第52-54页 |
5.3.6 USART驱动程序设计 | 第54页 |
5.4 应用任务程序设计 | 第54-62页 |
5.4.1 应用任务程序设计概述 | 第54-55页 |
5.4.2 Task_Start任务程序设计 | 第55页 |
5.4.3 Task_WsnTx任务程序设计 | 第55-56页 |
5.4.4 Task_WsnRx任务程序设计 | 第56-57页 |
5.4.5 Task_WsnProtocol任务程序设计 | 第57-61页 |
5.4.6 Task_ATServer任务程序设计 | 第61-62页 |
5.4.7 Task_WebServer任务程序设计 | 第62页 |
5.5 PC上位机测试软件设计 | 第62-6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6 WSN功能验证 | 第65-75页 |
6.1 实验平台 | 第65-66页 |
6.2 功能验证 | 第66-74页 |
6.2.1 实验一:添加节点 | 第67-69页 |
6.2.2 实验二:节点离线后重新入网 | 第69-70页 |
6.2.3 实验三:验证WSN的数据传输功能 | 第70-72页 |
6.2.4 实验四:验证WSN的数据传输效能 | 第72-73页 |
6.2.5 实验五:通过WSN读写节点 | 第73-74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7.1 总结 | 第75-76页 |
7.2 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附录 | 第81-83页 |
A.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