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1.1 前言 | 第10页 |
1.2 量子点的理论基础 | 第10-12页 |
1.3 量子点的荧光性质 | 第12-13页 |
1.4 量子点的表面化学修饰 | 第13-17页 |
1.4.1 巯基化合物取代 | 第14-15页 |
1.4.2 硅烷化修饰 | 第15-16页 |
1.4.3 枝形高分子修饰 | 第16页 |
1.4.4 两亲性化合物修饰 | 第16-17页 |
1.5 生物医学中应用 | 第17-21页 |
1.5.1 活体及细胞成像 | 第18-19页 |
1.5.2 免疫分析 | 第19页 |
1.5.3 生物活体标记 | 第19-20页 |
1.5.4 载药研究 | 第20页 |
1.5.5 核酸分析与检测 | 第20页 |
1.5.6 其他领域的应用 | 第20-21页 |
1.6 本论文的立题思想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羧/氨基化CdSe/ZnS量子点的制备及表征 | 第23-38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3-25页 |
2.2.1 试剂和仪器 | 第23页 |
2.2.2 两亲性试剂修饰水溶性量子点的制备 | 第23-24页 |
2.2.3 水溶性量子点的表征 | 第24-25页 |
2.3 结论分析与讨论 | 第25-37页 |
2.3.1 表面活性剂修饰的羧基量子点的紫外及荧光光谱 | 第25-26页 |
2.3.2 水溶性量子点QDs-COOH的荧光量子产率 | 第26-29页 |
2.3.2.1 QDs-COOH在不同酸度下的荧光光谱与荧光强度 | 第26页 |
2.3.2.2 罗丹明B与水溶性量子点QDs-COOH的紫外吸收光谱 | 第26-27页 |
2.3.2.3 罗丹明B与水溶性量子点QDs-COOH的荧光光谱 | 第27-29页 |
2.3.3 量子点QDs-COOH的荧光稳定性 | 第29-30页 |
2.3.4 氨基量子点QDs-NH_2的荧光光谱 | 第30-31页 |
2.3.5 水溶性量子点QDs-NH_2的荧光量子产率 | 第31-35页 |
2.3.5.1 QDs-NH_2在不同酸度下的荧光光谱与荧光强度 | 第31-32页 |
2.3.5.2 罗丹明B与水溶性量子点QDs-NH_2的紫外吸收光谱 | 第32-33页 |
2.3.5.3 罗丹明B与水溶性量子点QDs-NH_2的荧光光谱 | 第33-35页 |
2.3.6 QDs-NH_2的荧光稳定性 | 第35-37页 |
2.4 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羧基化CdSe/ZnS量子点用于开发荧光试剂盒 | 第38-46页 |
3.1 引言 | 第38-3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9-41页 |
3.2.1 仪器与试剂 | 第39页 |
3.2.2 QDs-E_4复合物的制备 | 第39页 |
3.2.3 量子点标记Exendin-4探针的电泳表征 | 第39-40页 |
3.2.4 酶标二抗最佳工作浓度及TMB底物显色液最佳浓度的确定 | 第40页 |
3.2.5 考察底物最佳作用时间 | 第40页 |
3.2.6 考察BR洗脱液的最佳pH值以及最佳洗脱时间 | 第40-41页 |
3.2.7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4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1-45页 |
3.3.1 量子点-Exendin-4复合物电泳表征 | 第41页 |
3.3.2 酶标二抗最佳工作浓度及TMB底物显色液最佳浓度的确定 | 第41-42页 |
3.3.3 底物最佳作用时间的确定 | 第42-43页 |
3.3.4 BR洗脱液的最佳pH值以及最佳洗脱时间的检测 | 第43-44页 |
3.3.5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44-45页 |
3.4 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氨基化量子点用于HepG2细胞摄取血红素铁研究 | 第46-56页 |
4.1 引言 | 第46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6-48页 |
4.2.1 仪器与试剂 | 第46-47页 |
4.2.2 量子点-Hemin复合物的制备 | 第47页 |
4.2.3 MATLAB正交投影法解析混合光谱体系 | 第47页 |
4.2.4 HepG2细胞的培养 | 第47-4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8-55页 |
4.3.1 QDs-NH_2、Hemin以及QDs-Hemin复合物紫外测定 | 第48-49页 |
4.3.2 正交投影法解析混合光谱 | 第49-52页 |
4.3.3 量子点荧光探针用于细胞成像 | 第52-55页 |
4.4 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