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D流媒体传输机制与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论文背景与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流媒体研究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 第10-13页 |
·国内外VOD系统的发展状况 | 第10-11页 |
·VOD系统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流媒体VOD系统的功能与挑战 | 第12-13页 |
·视频点播系统的构成 | 第13-14页 |
·论文组织及主要的工作 | 第14-16页 |
第二章 VOD系统的关键技术组成 | 第16-25页 |
·流式传输的关键技术 | 第16-17页 |
·音视频(A/V)压缩技术 | 第16页 |
·基于RTP/RTSP传输协议的网络传输技术 | 第16页 |
·缓存技术 | 第16-17页 |
·同步技术 | 第17页 |
·网络的QoS要求 | 第17页 |
·基于H.264编码框架及音视频编码技术 | 第17-18页 |
·VOD系统中流式媒体传输技术 | 第18-22页 |
·流媒体传输的网络特征 | 第18页 |
·流媒体的传输模式 | 第18-20页 |
·流媒体传输的缓存 | 第20-21页 |
·典型的流媒体系统 | 第21-22页 |
·组播、点播和广播 | 第22-23页 |
·常用数字视频压缩格式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流媒体传输协议与路由研究 | 第25-46页 |
·流媒体的实时服务协议 | 第25-28页 |
·TCP/IP协议族 | 第25-27页 |
·RTCP协议族 | 第27页 |
·RSVP协议 | 第27-28页 |
·RTSP协议 | 第28页 |
·瓶颈效应的优化 | 第28-31页 |
·瓶颈区可靠性改进 | 第28-29页 |
·可靠性数学模型 | 第29页 |
·组对数据包算法 | 第29-30页 |
·PATHCHAR算法 | 第30-31页 |
·基于RTP和RTCP的带宽自适应传输策略 | 第31-32页 |
·RTCP协议作用分析 | 第31-32页 |
·基于网络状态的自适应流传送 | 第32页 |
·路由传输节点多任务调度研究 | 第32-36页 |
·多任务流媒体调度算法 | 第33-34页 |
·多任务流量数学模型 | 第34-35页 |
·任务调度及资源预留 | 第35-36页 |
·组播路由算法 | 第36-38页 |
·IGMP协议 | 第37页 |
·学校中的组播需求分析 | 第37-38页 |
·组播路由的数学模型 | 第38页 |
·约束条件下组播树路由选择的优化 | 第38-46页 |
·以加速加权成本选择候选接入节点 | 第40-43页 |
·算法描述 | 第43-45页 |
·算法复杂性分析 | 第45页 |
·节点动态加入与退出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基于QoS的流媒体路由调度研究 | 第46-57页 |
·QoS的标准 | 第46-47页 |
·QoS参数 | 第47页 |
·QOS翻译、协商、管理 | 第47页 |
·QoS需求的保证 | 第47页 |
·缓存技术分类与作用 | 第47-48页 |
·缓存策略对QoS的提高及MVC对策 | 第48-49页 |
·动态多播缓存调度算法 | 第49-52页 |
·补缀算法 | 第49页 |
·补缀优化算法 | 第49-52页 |
·缓存优化策略AMPC | 第52-57页 |
·改进型的循环补缀算法AMPC | 第53-55页 |
·AMPC算法描述 | 第55-56页 |
·算法评估 | 第56-57页 |
第五章 流媒体VOD系统QoS改善策略的仿真 | 第57-65页 |
·仿真环境 | 第57-60页 |
·NS2的基本组成 | 第58页 |
·NS2仿真步骤和过程 | 第58-59页 |
·仿真实验拓扑的建立及OTCL脚本 | 第59-60页 |
·仿真系统参数 | 第60页 |
·仿真模型 | 第60-65页 |
·MVC策略在用户接入时的服务器负荷效率与时延 | 第60-61页 |
·AMPC策略在用户接入时的服务器负荷效率与时延 | 第61-62页 |
·MVC策略与AMPC算法的用户接入请求响应对比 | 第62-65页 |
第六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