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论文--图书馆学论文--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论文--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论文

基于用户追踪技术的高校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8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标第12-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目标第13-14页
    1.2 研究意义与可行性分析第14-15页
        1.2.1 研究意义第14页
        1.2.2 可行性分析第14-15页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第15-18页
        1.3.1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2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第16-18页
第二章 相关学术研究现状第18-24页
    2.1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学术研究现状第18-21页
        2.1.1 将RSS技术应用于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学术研究第19页
        2.1.2 将BLOG方式应用于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学术研究第19-20页
        2.1.3 将维基(Wiki)模式应用于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学术研究第20页
        2.1.4 WEB数据挖掘相关的图书馆个性化学术研究第20页
        2.1.5 关于图书馆个性化的其他学术研究第20-21页
        2.1.6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现状评述第21页
    2.2 用户追踪学术研究现状第21-24页
        2.2.1 针对用户兴趣的用户追踪技术与学术研究第22页
        2.2.2 针对网络安全方面的用户追踪技术与学术研究第22页
        2.2.3 针对用户追踪技术本身的学术研究第22-23页
        2.2.4 用户追踪技术研究状况评述第23-24页
第三章 高校数字图书馆用户行为分析第24-30页
    3.1 一般图书馆用户行为分析第24-27页
        3.1.1 共通的基本用户行为分析第24-26页
        3.1.2 基于用户类特点的高级用户行为分析第26-27页
    3.2 图书馆管理用户行为分析第27-30页
        3.2.1 数据管理行为分析第27-28页
        3.2.2 服务管理行为分析第28-30页
第四章 高校图书馆用户数据的追踪收集第30-48页
    4.1 用户追踪技术的实施目标第30-35页
        4.1.1 判断用户当前需求第31-33页
        4.1.2 掌握用户兴趣第33-34页
        4.1.3 推测用户未来的需求第34-35页
    4.2 用户追踪技术的实施策略第35-40页
        4.2.1 内部网专用的用户识别与追踪第35-38页
        4.2.2 公用网络用的用户识别与追踪第38-40页
    4.3 用户追踪技术的系统整合方法第40-42页
        4.3.1 系统二次开发第40-41页
        4.3.2 插件式系统升级的设想第41-42页
    4.4 用户追踪技术的实施效果评价第42-45页
        4.4.1 评价用户追踪的方法第43页
        4.4.2 评价用户追踪效果的指标设置第43-44页
        4.4.3 基于评价的系统反馈第44-45页
    4.5 追踪数据的记录与存储第45-48页
        4.5.1 高校数字图书馆追踪数据的记录第45-46页
        4.5.2 高校数字图书馆追踪数据的存储第46-48页
第五章 基于追踪数据的个性化信息分析第48-58页
    5.1 用户追踪数据的分类第48-49页
        5.1.1 瞬时记录的用户追踪数据第48-49页
        5.1.2 拥有具体意义的用户追踪数据第49页
    5.2 基于追踪数据的用户需求初步判断第49-53页
        5.2.1 页面内容判断法第49-51页
        5.2.2 访问路径判断法第51-52页
        5.2.3 停留时间判断法第52页
        5.2.4 数据积累判断法第52-53页
    5.3 基于用户积累数据的用户需求逐次适应推算分析第53-58页
        5.3.1 基于追踪数据的极大似然估计法第53-54页
        5.3.2 基于充分追踪数据的贝叶斯估计法第54-55页
        5.3.3 基于贝叶斯估计法的关键词权重逐次推定分析第55-58页
第六章 基于用户追踪技术的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第58-68页
    6.1 高校图书馆的个性化图书推荐服务第58-62页
        6.1.1 个性化关联图书信息推荐服务第59-60页
        6.1.2 图书信息推荐服务所采用的形式第60-62页
    6.2 基于Web2.0思想的个性化推荐服务第62-64页
        6.2.1 需求联络网/用户交流推荐平台服务第62-63页
        6.2.2 高校图书馆用户更新知识库服务第63-64页
    6.3 高校图书馆信息系统可开展的其他信息推荐服务第64-68页
        6.3.1 需求追踪与需求发现服务第65页
        6.3.2 基于高校信息系统群的个性化推荐服务第65-68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68-72页
    7.1 主要结论第68页
    7.2 主要创新点第68-69页
    7.3 未来研究与展望第69-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作者简介第76-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纽约时报》与《人民日报》矿难报道比较研究
下一篇:中国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利益导向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