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城市经济管理论文--房地产经济论文

经济转型中的廉租房制度研究--基于杭州市的个案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9页
    1.1 论文的缘起第11-12页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14页
        1.2.1 论文研究的目的第12-13页
        1.2.2 论文研究的意义第13-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8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8页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第18-19页
        1.4.1 研究方法第18页
        1.4.2 研究内容第18-19页
第二章 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廉租房制度第19-27页
    2.1 廉租房制度第19-20页
        2.1.1 廉租房制度概述第19页
        2.1.2 我国廉租房制度概况第19-20页
        2.1.3 杭州市廉租房制度概述第20页
    2.2 经济转型概述第20-24页
        2.2.1 经济转型的概念第20-22页
        2.2.2 经济转型对民生的影响第22-24页
    2.3 经济转型中的廉租房制度第24-27页
        2.3.1 经济转型对廉租房制度的影响第24-25页
        2.3.2 廉租房制度对经济转型的影响第25-27页
第三章 杭州廉租房建设历史概述第27-30页
    3.1 杭州廉租房制度的发展阶段第27-28页
        3.1.1 起步阶段第27页
        3.1.2 逐步推广探索阶段第27-28页
        3.1.3 逐步完善健全阶段第28页
        3.1.4 快速推广发展阶段第28页
    3.2 杭州廉租房发展模式及主要特征第28-30页
        3.2.1 以租金为主补贴的模式第28-29页
        3.2.2 以新建廉租住房为主的模式第29页
        3.2.3 实物配租与租金补贴相结合的模式第29-30页
第四章 杭州市区廉租房建设的现状及启示第30-34页
    4.1 杭州市区廉租房发展情况第30-31页
        4.1.1 建设规模第30页
        4.1.2 资金投入量,资金来源第30页
        4.1.3 廉租房准入和退出机制第30-31页
    4.2 杭州市区廉租房制度建设的启示第31-34页
        4.2.1 杭州市区廉租房制度存在的问题第31-33页
        4.2.2 从杭州市区廉租房制度中得到的经验和启示第33-34页
第五章 完善杭州市廉租房保障制度的对策及思考第34-44页
    5.1 国内外廉租房制度建设的先进经验第34-36页
        5.1.1 北京廉租房制度建设的做法第34页
        5.1.2 上海廉租房制度建设的做法第34-35页
        5.1.3 美国廉租房制度建设的做法第35页
        5.1.4 法国廉租房制度建设的做法第35-36页
        5.1.5 新加坡廉租房制度建设的做法第36页
    5.2 国内外廉租房制度建设的先进做法对杭州市的启示第36-38页
        5.2.1 实施廉租房供应方案的无缝化链接第36-37页
        5.2.2 赋予廉租房保障措施的法律化依据第37页
        5.2.3 创新廉租房保障资金的多元化渠道第37-38页
    5.3 杭州应加强廉租房法律法规建设第38-39页
        5.3.1 加强住房保障立法第38-39页
        5.3.2 加强配套政策研究第39页
    5.4 杭州应进一步扩大廉租住房覆盖面第39-40页
    5.5 扩大廉租住房的融资渠道第40-41页
        5.5.1 市政府不断提高廉租房建设的重视性和积极性第40页
        5.5.2 相关土地、房地产政策的突破第40-41页
    5.6 建立严格的准入和退出机制第41-42页
        5.6.1 建立严格的准入机制第41-42页
        5.6.2 建立严格的退出机制第42页
    5.7 强化廉租房管理第42-44页
        5.7.1 建立廉租房管理机构第42-43页
        5.7.2 将廉租房建设纳入部门考核体系第43页
        5.7.3 改善廉租房的服务条件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开展保险连接证券问题研究
下一篇:基于化简行为轨迹的软件可信性评价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