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电声技术和语音信号处理论文--语音信号处理论文

基于衰减延时模型的语音信号盲反卷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1.1 盲源分离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9页
    1.2 盲源分离的分类第9页
    1.3 盲源分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4 盲源分离的应用第10-11页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以及组织结构第11-12页
第二章 盲源分离的数学基础与基本理论第12-17页
    2.1 统计学和信息论方面的数学知识第12-13页
        2.1.1 统计独立和不相关第12页
        2.1.2 熵、互信息量和峭度第12-13页
    2.2 独立分量分析(ICA)第13-16页
        2.2.1 ICA的概念与模型第13-14页
        2.2.2 ICA/BSS的可分离性第14页
        2.2.3 ICA的预处理方法第14-16页
    2.3 盲源分离算法的评价指标第16页
    2.4 本章小结第16-17页
第三章 瞬时混合信号盲分离研究第17-23页
    3.1 瞬时混合信号盲分离的模型第17-18页
    3.2 联合近似特征矩阵对角化算法(JADE)第18-20页
    3.3 实验仿真第20-22页
    3.4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四章 基于衰减延时模型的卷积混合语音信号的频域盲分离研究第23-41页
    4.1 卷积混合信号盲分离的模型第23-24页
    4.2 基于衰减延时模型的卷积混合语音信号的频域盲分离第24-35页
        4.2.1 加窗傅立叶变换第24-26页
        4.2.2 复域瞬时分离第26-27页
        4.2.3 源序的调整第27-31页
        4.2.4 幅值的调整第31-35页
    4.3 实验仿真第35-40页
        4.3.1 复域JADE 法的验证第35-37页
        4.3.2 基于衰减延时模型的卷积混合语音信号的频域盲分离实验第37-40页
    4.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41-43页
    5.1 本文工作总结第41页
    5.2 今后工作展望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致谢第46-47页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7-48页
详细摘要第48-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低阶动力学模型的盲反卷
下一篇: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Language Modes of Prewriting Discussions on the Chinese Intermediate Efl Learners Argumentative Wr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