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会工作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文

新生代农民工道德教育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8-9页
一、新生代农民工道德教育概述第9-15页
    (一) 新生代农民工及其群体特征第9-13页
        1. 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界定第9-10页
        2. 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第10-13页
    (二) 新生代农民工道德教育的意义第13-15页
        1. 和谐社会构建的内在要求第13-14页
        2. 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发展的道德诉求第14页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第14-15页
二、新生代农民工存在的主要道德问题及其原因透析第15-24页
    (一) 新生代农民工存在的主要道德问题第15-19页
        1. 敬业精神欠缺第15-16页
        2. 公德意识淡薄第16-17页
        3. 个体道德失范第17-18页
        4. 婚恋观多元化第18-19页
    (二) 新生代农民工道德失范现象成因透析第19-24页
        1. 社会环境影响第20-22页
        2. 道德教育缺失第22-23页
        3. 自身素质限制第23-24页
三、新生代农民工道德教育原则和内容第24-32页
    (一) 新生代农民工道德教育原则第25-27页
        1. 尊重性原则第25-26页
        2. 针对性原则第26-27页
        3. 实践性原则第27页
    (二) 新生代农民工道德教育内容第27-32页
        1. 岗位忠诚教育第27-28页
        2. 公共生活准则教育第28-29页
        3. 个体品德教育第29-31页
        4. 婚恋观教育第31-32页
四、新生代农民工道德教育路径探索第32-44页
    (一) 优化新生代农民工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第32-37页
        1. 深化二元户籍制度改革第32-34页
        2. 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生存条件第34-35页
        3. 发挥大众传媒的积极作用第35-37页
    (二) 构建新生代农民工道德教育的网络体系第37-40页
        1. 企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道德教育第37-38页
        2. 社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道德教育第38-39页
        3. 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教育第39-40页
    (三) 创新新生代农民工道德教育方式第40-44页
        1. 创办道德宣传平台第40-41页
        2. 开展道德楷模评选活动第41-42页
        3. 创建志愿服务组织第42页
        4. 同伴互助第42-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严复“濬智慧、练体力、厉德行”的教育哲学思想
下一篇: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需求研究--以吉林省舒兰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