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前言 | 第10-14页 |
| ·本课题的主要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现状 | 第10-11页 |
| ·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 ·与市场上同类产品的比较 | 第12页 |
|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 ·课题的背景 | 第12-13页 |
|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2 本课题的开发平台 | 第14-17页 |
| ·PROTEUS软件 | 第14-15页 |
| ·MPLAB软件 | 第15页 |
| ·Visual C++软件 | 第15-17页 |
| 3 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17-26页 |
| ·系统的总体架构 | 第17页 |
| ·系统的主要功能 | 第17-19页 |
| ·单片机系统的主要功能 | 第17-19页 |
| ·客户端应用软件的主要功能 | 第19页 |
| ·系统的开发步骤 | 第19-26页 |
| ·单片机系统硬件部分的开发步骤 | 第19-20页 |
| ·单片机系统软件部分的开发步骤 | 第20-24页 |
| ·客户端应用软件的开发步骤 | 第24-26页 |
| 4 单片机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26-40页 |
| ·微处理器的选择 | 第26-29页 |
| ·PIC18F2455/2550/4455/4550系列单片机的特点 | 第26-28页 |
| ·PIC18F4550芯片简介 | 第28-29页 |
| ·LCD显示模块的硬件设计 | 第29-31页 |
| ·键盘扫描模块的硬件设计 | 第31页 |
| ·LED显示模块的硬件设计 | 第31-35页 |
| ·LED显示模块的总体结构设计 | 第31-32页 |
| ·LED点阵显示屏的硬件设计 | 第32-33页 |
| ·列驱动电路的硬件设计 | 第33-34页 |
| ·行驱动电路的硬件设计 | 第34-35页 |
| ·USB接口模块的硬件设计 | 第35-38页 |
| ·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通信 | 第35-36页 |
| ·USB简介 | 第36-37页 |
| ·安装虚拟USB设备 | 第37页 |
| ·PIC18F4550单片机USB外设概述 | 第37-38页 |
| ·USB接口模块的硬件电路设计 | 第38页 |
| ·复位模块的硬件设计 | 第38-40页 |
| 5 单片机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40-73页 |
| ·汇编部分主程序的设计 | 第40-42页 |
| ·主程序开始前的准备工作 | 第40-41页 |
| ·汇编部分的主程序 | 第41-42页 |
| ·添加各功能模块的主程序文件 | 第42页 |
| ·信息存储模块的软件设计 | 第42-46页 |
| ·读写单片机闪存程序存储器 | 第42-46页 |
| ·读写单片机内部数据EEPROM存储器 | 第46页 |
| ·LCD显示模块的软件设计 | 第46-56页 |
| ·LCD显示器的驱动程序 | 第47-48页 |
| ·获取信息明细 | 第48-51页 |
| ·LCD信息显示程序 | 第51-56页 |
| ·键盘扫描模块的软件设计 | 第56-61页 |
| ·键盘扫描程序 | 第56-57页 |
| ·按键查询子程序 | 第57-58页 |
| ·“mode”键处理子程序 | 第58-59页 |
| ·“up”键处理子程序 | 第59-61页 |
| ·“down”键处理子程序 | 第61页 |
| ·“ok”键处理子程序 | 第61页 |
| ·LED显示模块的软件设计 | 第61-65页 |
| ·移位寄存器接收一个数据子程序 | 第61-62页 |
| ·LED清屏子程序 | 第62-63页 |
| ·LED显示完整信息子程序 | 第63-64页 |
| ·LED显示一幕信息子程序 | 第64-65页 |
| ·USB接口模块的软件设计 | 第65-73页 |
| ·USB接口模块的主要功能 | 第66-67页 |
| ·USB CDC类 | 第67-68页 |
| ·USB接口模块的固件设计 | 第68-70页 |
| ·将修改后的信息的相关数据写入内部数据EEPROM | 第70-71页 |
| ·将修改后的信息的字模点阵数据写入闪存程序存储器 | 第71-73页 |
| 6 客户端应用软件的设计 | 第73-94页 |
| ·客户端应用软件的总体设计 | 第73-75页 |
| ·客户端应用软件的窗体设计 | 第73-74页 |
| ·客户端应用软件中的成员变量及成员函数 | 第74-75页 |
| ·信息显示模块的设计 | 第75-77页 |
| ·信息显示模块的界面设计 | 第75页 |
| ·存放信息列表的文件 | 第75-76页 |
| ·信息显示模块的程序设计 | 第76-77页 |
| ·删除模块的设计 | 第77-80页 |
| ·修改模块的设计 | 第80-81页 |
| ·添加模块的设计 | 第81-82页 |
| ·恢复出厂设置模块的设计 | 第82-84页 |
| ·保存模块的设计 | 第84-94页 |
| ·保存模块的总体设计 | 第84-85页 |
| ·更新信息列表文件 | 第85-86页 |
| ·生成汉字字模点阵数据 | 第86-90页 |
| ·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串口通信 | 第90-94页 |
| 7 结论 | 第94-95页 |
| 8 展望 | 第95-96页 |
| 9 参考文献 | 第96-102页 |
| 10 论文发表情况 | 第102-103页 |
| 11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