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4-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2 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2章 我国汇率对核心通货膨胀的传导途径 | 第17-21页 |
2.1 核心通货膨胀的内涵 | 第17-18页 |
2.2 汇率对核心通货膨胀的主要传导途径 | 第18-20页 |
2.2.1 汇率对核心通货膨胀的直接传导 | 第18-19页 |
2.2.2 基于外汇储备的间接传导 | 第19-20页 |
2.2.3 预期传导机制 | 第20页 |
2.3 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测算核心通货膨胀的主要方法及选择 | 第21-28页 |
3.1 测算核心通货膨胀的主要方法 | 第21-25页 |
3.1.1 剔除法 | 第22-23页 |
3.1.2 有限影响估计法 | 第23-24页 |
3.1.3 平滑技术法 | 第24页 |
3.1.4 建模法 | 第24-25页 |
3.2 我国核心通货膨胀测算方法的选择 | 第25-27页 |
3.3 小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我国核心通货膨胀的实际测算 | 第28-35页 |
4.1 我国 CPI 及其各分类指数的波动特征 | 第28-30页 |
4.2 基于 H-P 滤波法的核心通货膨胀的测算 | 第30-34页 |
4.2.1 H-P 滤波法原理 | 第30-31页 |
4.2.2 我国核心通货膨胀的实际测算 | 第31-34页 |
4.3 小结 | 第34-35页 |
第5章 人民币汇率波动与核心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35-40页 |
5.1 基于汇率传导机制各变量的确定 | 第35页 |
5.2 我国汇率波动和核心通货膨胀的相关性 | 第35页 |
5.3 基于 VEC 模型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核心通货膨胀的影响 | 第35-39页 |
5.3.1 各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 第36页 |
5.3.2 各变量的协整分析 | 第36-37页 |
5.3.3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确立 | 第37页 |
5.3.4 脉冲响应分析 | 第37-39页 |
5.4 小结 | 第39-40页 |
第6章 稳定币值的相关建议 | 第40-49页 |
6.1 预防和降低通胀预期 | 第40-42页 |
6.1.1 保证产品市场的有效供给 | 第40-41页 |
6.1.2 提高居民实际收入水平 | 第41-42页 |
6.1.3 保持资本市场的合理流动性 | 第42页 |
6.2 逐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进程 | 第42-45页 |
6.2.1 适度放宽人民币汇率每日波动幅度的限制 | 第44页 |
6.2.2 建立外汇平准基金 | 第44页 |
6.2.3 逐步实现自由结售汇制度 | 第44-45页 |
6.2.4 完善与利率政策的协调 | 第45页 |
6.3 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 | 第45-47页 |
6.3.1 积极培育金融市场 | 第46页 |
6.3.2 加快利率管理体制改革 | 第46页 |
6.3.3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第46-47页 |
6.3.4 加强金融监管 | 第47页 |
6.4 加强外汇储备的风险管理 | 第47-48页 |
6.4.1 维持科学合理的投资基准模式 | 第47页 |
6.4.2 完善多层次投资决策体系 | 第47页 |
6.4.3 稳步推进外汇资产多元化 | 第47-48页 |
6.5 小结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