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制度与管理体制论文

中国式财政分权模式的得与失:理论与实证的探索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总论第9-17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1.2 研究的内容与思路第10页
        1.2.1 研究的内容第10页
        1.2.2 研究的思路第10页
    1.3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0-11页
        1.3.1 研究的方法第10页
        1.3.2 技术路线第10-11页
    1.4 国内外研究的综述第11-15页
        1.4.1 财政分权的理论第11-12页
        1.4.2 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第12-14页
        1.4.3 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第14-15页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5-17页
        1.5.1 中国式财政分权的内涵第15-16页
        1.5.2 地方政府行为取向与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第16-17页
第二章 中国式分权:一个经济增长的激励结构第17-23页
    2.1 中国式财政分权的结构:一个框架第17-19页
        2.1.1 经济层面的分权第17-18页
        2.1.2 M型的政治结构第18-19页
    2.2 中国式分权的激励机制第19-22页
        2.2.1 中国式分权实施的前提第19-20页
        2.2.2 中国式分权如何提供有效的激励第20-22页
    2.3 中国式分权激励体制存在的现实威胁第22-23页
第三章 中国式分权的着力点:地方政府行为第23-29页
    3.1 地方政府行为企业化的特征第23-24页
        3.1.1 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呈现经济人"的特征第23页
        3.1.2 追求政绩最大化,表现出“政治人”的一面第23-24页
        3.1.3 政府行为的缺位与错位,展露“契约人”的特色第24页
    3.2 多种角色下地方政府的行为第24-25页
    3.3 分权竞争下地方政府行为倾向的总结第25-29页
第四章 中国式分权的收益:来自实证分析的证据第29-33页
    4.1 实证模型与数据说明第29-30页
    4.2 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第30-32页
        4.2.1 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第30-31页
        4.2.2 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第31页
        4.2.3 完全修正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FMOLS)的结果第31-32页
    4.3 结论第32-33页
第五章 中国式分权的代价:扭曲的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第33-45页
    5.1 财政体制改革:事权与财力的不匹配第33-36页
    5.2 政绩激励:有限的财政资源如何分配第36-37页
    5.3 基于财政分权与政绩激励的选择:地方财政支出的偏向第37-42页
        5.3.1 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分析第37-41页
        5.3.2 地方财政支出弹性分析第41-42页
    5.4 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第42-45页
        5.4.1 经济建设支出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但比重仍然偏高第42-43页
        5.4.2 行政管理费用增长过快,比例居高不下第43-44页
        5.4.3 科教文卫费用增长缓慢,且所占比例呈下滑趋势第44-45页
第六章 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第45-51页
    6.1 结论第45页
    6.2 政策建议第45-48页
        6.2.1 改革财政体制,合理划分财力与事权第45-46页
        6.2.2 优化官员考核机制,科学引导地方政府行为第46-47页
        6.2.3 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塑造服务型政府模式第47-48页
        6.2.4 平衡财政政策,优化转移支付体系第48页
    6.3 不足与展望第48-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致谢第55-57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原产地规则的投资效应研究
下一篇:我国汇率波动与核心通货膨胀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