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第11-12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1.2.2 创新之处 | 第12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3.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2 汇率变动对贸易影响的理论和效应分析 | 第15-20页 |
2.1 汇率变动对贸易影响的理论综述 | 第15-17页 |
2.1.1 汇率变动对贸易影响的新古典主义弹性论 | 第15-16页 |
2.1.2 汇率变动对贸易影响的吸收论 | 第16页 |
2.1.3 汇率变动对贸易影响的时滞效应理论 | 第16-17页 |
2.2 汇率变动对贸易影响的效应分析 | 第17-20页 |
2.2.1 从价格传递效应到贸易传递效应 | 第17-18页 |
2.2.2 汇率变动的出口价格与贸易量效应 | 第18页 |
2.2.3 汇率变动的出口贸易结构效应分析 | 第18-20页 |
3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量的影响 | 第20-30页 |
3.1 人民币汇率变动情况 | 第20-23页 |
3.1.1 汇率的基本内涵 | 第20页 |
3.1.2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变迁 | 第20-22页 |
3.1.3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情况 | 第22页 |
3.1.4 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情况 | 第22-23页 |
3.2 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量变动情况 | 第23-25页 |
3.3 人民币升值与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量实证分析 | 第25-30页 |
3.3.1 模型的建立及数据来源 | 第25页 |
3.3.2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 第25-26页 |
3.3.3 协整检验 | 第26-28页 |
3.3.4 误差修正模型分析 | 第28-30页 |
4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的影响 | 第30-39页 |
4.1 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分析 | 第30-33页 |
4.2 人民币升值与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关系实证研究 | 第33-39页 |
4.2.1 模型的建立及样本的选择 | 第33页 |
4.2.2 变量的说明及数据来源 | 第33-34页 |
4.2.3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 第34-35页 |
4.2.4 Johansen协整检验 | 第35-36页 |
4.2.5 误差修正模型(ECM)与格兰杰检验 | 第36-39页 |
5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的汇率传递效应 | 第39-46页 |
5.1 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产品价格现状 | 第39页 |
5.2 厂商的定价行为与出口价格汇率弹性的理论分析 | 第39-40页 |
5.3 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汇率传递弹性的计量研究 | 第40-46页 |
5.3.1 模型的建立和样本的选择 | 第40-41页 |
5.3.2 变量的选择及数据来源 | 第41页 |
5.3.3 单位根检验 | 第41-42页 |
5.3.4 协整检验 | 第42-43页 |
5.3.5 误差修正模型分析 | 第43-46页 |
6 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改善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状况的对策 | 第46-50页 |
6.1 政府层面 | 第46-48页 |
6.1.1 提供各国汇率等相关信息,完善汇率政策配套措施 | 第46页 |
6.1.2 加快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扶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 第46页 |
6.1.3 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导向型增长方式转变 | 第46-47页 |
6.1.4 调整我国产业结构,促进贸易结构升级 | 第47-48页 |
6.2 企业层面 | 第48-50页 |
6.2.1 加强外汇风险中交易风险和经济风险的管理 | 第48-49页 |
6.2.2 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 第49页 |
6.2.3 实施多元化市场,降低我国对外贸易的国别依赖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附录 | 第54-60页 |
后记 | 第60-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