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用一般科学论文--生物医学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生物材料学论文

新型共聚聚乳酸/纳米β/磷酸三钙可吸收双层椎间融合器的研制及其降解性能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2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生物医用材料概述第10-11页
    1.3 脂肪族聚酯第11-12页
        1.3.1 脂肪族聚酯的概述第11-12页
        1.3.2 脂肪族聚酯的合成第12页
    1.4 聚乳酸第12-17页
        1.4.1 聚乳酸的结构与性质第12-13页
        1.4.2 聚乳酸的制备方法第13-15页
        1.4.3 聚乳酸的生物降解过程第15-17页
    1.5 beta-磷酸三钙(β-TCP)的概述第17-18页
        1.5.1 β-磷酸三钙特性第17-18页
        1.5.2 β-磷酸三钙的降解第18页
        1.5.3 β-磷酸三钙的医学应用第18页
    1.6 椎间融合器的研究现状第18-20页
    1.7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主要内容第20-22页
第二章 立构共聚PLA/纳米β-磷酸三钙外支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第22-38页
    2.1 前言第22-23页
    2.2 实验部分第23-26页
        2.2.1 聚乳酸立构共聚物的合成第23-24页
            2.2.1.1 试剂第23页
            2.2.1.2 丙交酯单体的制备第23页
            2.2.1.3 聚乳酸立体共聚物PLA_(92)的合成第23-24页
        2.2.2 纳米级β-磷酸三钙(β-TCP)的制备第24页
        2.2.3 外周支架及全降解锁定片PLA_(92)/nano-β-TCP复合材料的制备第24-25页
            2.2.3.1 PLA92/nano-β-TCP复合薄膜的制备第24页
            2.2.3.2 热压成型第24-25页
        2.2.4 表征及测试方法第25-26页
            2.2.4.1 比旋光度测量第25页
            2.2.4.2 凝胶渗透色谱(GPC,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第25页
            2.2.4.3 差示扫描量热(DSC,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第25页
            2.2.4.4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第25-26页
            2.2.4.5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TEM,Transmission ElectronMicroscope)第26页
            2.2.4.6 压缩力学性能测试第26页
            2.2.4.7 弯曲力学性能测试第26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6-36页
        2.3.1 PLA立构共聚物的结构表征第26-28页
        2.3.2 立构共聚物PLA_(92)的热力学性质第28-29页
        2.3.3 纳米级β-磷酸三钙(β-TCP)的粒径分布及形态观察第29-30页
        2.3.4 模压成型工艺条件的优选第30-33页
        2.3.5 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对聚乳酸分子量的影响第33-34页
        2.3.6 不同β-TCP含量的外支架复合材料的弯曲力学性能第34-35页
        2.3.7 不同β-TCP含量外支架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观察第35-36页
    2.4 结论第36-38页
第三章 立构共聚PLA/纳米β-磷酸三钙外支架复合材料在PBS缓冲溶液中的降解行为第38-56页
    3.1 前言第38页
    3.2 实验部分第38-40页
        3.2.1 原料与仪器第38-39页
        3.2.2 体外降解试验第39页
        3.2.3 测试与表征第39-40页
            3.2.3.1 吸水率,失重率及缓冲液pH第39页
            3.2.3.2 分子量变化第39-40页
            3.2.3.3 压缩性能测定第40页
            3.2.3.4 热力学性质第4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0-54页
        3.3.1 复合材料的吸水率和失重随降解时间的变化第40-43页
        3.3.2 缓冲液的pH值变化第43-44页
        3.3.3 材料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变化第44-45页
        3.3.4 降解过程中材料的热力学性能变化第45-51页
        3.3.5 材料的外观形态和压缩力学性能第51-54页
    3.4 结论第54-56页
第四章 立构共聚PLA/纳米 β-磷酸三钙内层多孔支架的制备与细胞相容性研究第56-62页
    4.1 前言第56-57页
    4.2 实验部分第57-58页
        4.2.1 实验原料第57页
        4.2.2 PLA_(92)/nano-β-TCP内层多孔支架的制备第57页
        4.2.3 BMSCs的获得与扩增第57-58页
        4.2.4 BMSCs与PLA/nano-β-TCP多孔支架共培养第58页
    4.3 表征及测试方法第58页
        4.3.1 多孔支架孔隙率及孔分布测试第58页
        4.3.2 BMSCs细胞黏附与增殖检测第58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58-61页
        4.4.1 内层多孔支架的微观形态及结构观察第58-60页
        4.4.2 BMSCs增殖观察与生长曲线第60-61页
    4.5 结论第61-62页
第五章 论文总结与研究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1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与本论文相关的文章第71-72页
致谢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On Chapter Titles Translation of San Guo Yan Y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regrounding Theory
下一篇:新型骨修复材料的制备与体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