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在线评论对消费者感知及企业商品销量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9-15页
第1章 绪论第15-35页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第15-20页
        1.1.1 研究背景第15-19页
        1.1.2 研究目的第19-20页
        1.1.3 研究意义第2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0-29页
        1.2.1 在线消费者评论第20-21页
        1.2.2 在线评论对消费者感知的影响第21-28页
        1.2.3 在线评论对企业商品销量的影响第28-29页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29-31页
        1.3.1 研究方法第29-30页
        1.3.2 技术路线第30-31页
    1.4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第31-35页
        1.4.1 研究内容第31-33页
        1.4.2 结构安排第33-35页
第2章 在线评论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第35-45页
    2.1 在线评论的概念及特点第35-36页
    2.2 在线评论研究的一般理论基础第36-42页
        2.2.1 消费者购买决策理论第36-38页
        2.2.2 信息可获得性和诊断性理论第38-39页
        2.2.3 消费者满意度理论第39-42页
    2.3 社会心理学效应与在线评论应用第42-44页
        2.3.1 马太效应第42-43页
        2.3.2 木桶原理第43页
        2.3.3 首因效应第43-44页
    2.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3章 在线评论有用性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5-60页
    3.1 理论基础及假设提出第46-49页
        3.1.1 在线商品评论有用性的测量第46-47页
        3.1.2 评论极性与评论有用性第47-48页
        3.1.3 评论内容与评论有用性第48-49页
        3.1.4 其他控制变量与评论有用性第49页
    3.2 在线评论有用性影响因素模型的建立第49-50页
    3.3 研究方法第50-53页
        3.3.1 数据收集第50-52页
        3.3.2 分析方法第52-53页
    3.4 结果分析第53-58页
        3.4.1 高频特征词矩阵第53-54页
        3.4.2 模型结果分析第54-56页
        3.4.3 研究启示第56-58页
    3.5 研究结论与讨论第58页
    3.6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4章 基于在线评论的消费者感知影响分析——以酒店业为例第60-86页
    4.1 研究对象的选择第61-62页
    4.2 数据收集第62-64页
    4.3 基于在线评论的影响消费者满意度感知的关键因素分析第64-73页
        4.3.1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消费者满意度影响因素提取第64-66页
        4.3.2 结果分析第66-72页
        4.3.3 对结果的讨论第72-73页
    4.4 在线评论中价格对消费者感知服务质量和价值的影响第73-83页
        4.4.1 研究假设的提出第73-75页
        4.4.2 价格对感知服务质量和感知价值的影响模型第75-77页
        4.4.3 实证结果分析第77-82页
        4.4.4 对结果的讨论第82-83页
    4.5 研究结论与讨论第83-84页
    4.6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第5章 商品描述中嵌入的在线评论对企业商品销量的影响分析第86-105页
    5.1 研究假设的提出第87-89页
        5.1.1 商品描述中嵌入在线评论的必要性第87-88页
        5.1.2 商品描述中嵌入的在线评论对企业商品销量的影响第88-89页
        5.1.3 信誉对商品描述中嵌入的在线评论对销量影响作用的调节第89页
    5.2 商品描述中嵌入在线评论的必要性研究第89-95页
        5.2.1 实验方案设计第89-92页
        5.2.2 数据分析第92-94页
        5.2.3 实验结果分析第94-95页
    5.3 商品描述中嵌入的在线评论对商品销量影响的实证分析第95-103页
        5.3.1 研究模型的提出第95-96页
        5.3.2 数据收集过程第96-97页
        5.3.3 结果分析第97-102页
        5.3.4 研究启示第102-103页
    5.4 研究结论与讨论第103-104页
    5.5 本章小结第104-105页
结论第105-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24页
附录:眼球追踪仪实验参与人员基本情况调查第124-12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26-128页
致谢第128-130页
个人简历第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估方法
下一篇:新闻传播者的道德责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