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调整、测试、校验论文

复杂计算机系统可用性评测技术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4-32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第14-15页
    1.2 可用性研究涉及的定义第15-18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8-28页
        1.3.1 可用性评测技术概述第18-20页
        1.3.2 计算机系统可用性等级第20-21页
        1.3.3 计算机系统可用性建模方法第21-25页
        1.3.4 计算机系统可用性评测方法第25-27页
        1.3.5 相关性分析第27-28页
    1.4 存在的问题第28-29页
    1.5 关键行业复杂计算机系统结构特征第29页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第29-32页
第2章 故障数据中的相关性分析与故障分布分析第32-49页
    2.1 引言第32-33页
    2.2 故障数据中的相关性分析第33-36页
        2.2.1 系统级部件相关性分析第33-34页
        2.2.2 元件级部件相关性分析第34-36页
    2.3 故障分布分析第36-48页
        2.3.1 极值理论第37-39页
        2.3.2 银行故障数据分析第39-45页
        2.3.3 LANL故障数据集分析第45-48页
    2.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3章 考虑部件相关的K-OUT-OF-N系统建模第49-75页
    3.1 引言第49-50页
    3.2 模型分析的基础理论第50-53页
        3.2.1 随机过程相关理论第50-52页
        3.2.2 系统稳态特征指标第52-53页
    3.3 COPULA相关性理论第53-55页
    3.4 均分负载的K-OUT-OF-N系统模型第55-62页
        3.4.1 模型假设第56-58页
        3.4.2 系统可用度分析第58-60页
        3.4.3 系统可靠度分析第60-62页
    3.5 均分负载的K-OUT-OF-N系统相关性分析第62-69页
        3.5.1 部件失效时间的相关性第62-65页
        3.5.2 尾部相关与常见copula函数第65-67页
        3.5.3 基于Gumbel copula的相关性分析第67-69页
    3.6 目标系统分析第69-73页
        3.6.1 部件失效时间分析第69-71页
        3.6.2 失效时间相关性分析第71-73页
        3.6.3 不考虑部件相关的系统可用性分析第73页
    3.7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4章 基于DRBD的可用性评测方法第75-91页
    4.1 引言第75页
    4.2 DRBD模型第75-77页
    4.3 常见部件连接方式及容错机制的动态描述第77-81页
        4.3.1 串联可靠性模型第77-78页
        4.3.2 共因/共模故障模型第78页
        4.3.3 冗余模型第78-80页
        4.3.4 RAID磁盘阵列模型第80-81页
    4.4 基于DRBD模型进行可用性评测的方法第81-87页
        4.4.1 基于DRBD模型的系统可用性分析方法第81-82页
        4.4.2 DRBD模型的求解第82-84页
        4.4.3 DRBD模型分析系统可用性示例第84-87页
    4.5 目标系统分析第87-90页
    4.6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第5章 面向事务处理型计算系统的可用性测试方法第91-117页
    5.1 引言第91-92页
    5.2 MTBF阈值定理第92-96页
    5.3 基于MTBF阈值的可用性测试方法第96页
    5.4 可用性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第96-102页
        5.4.1 整体设计第97-98页
        5.4.2 故障注入平台第98-99页
        5.4.3 可用性测试套件第99-101页
        5.4.4 可用性测试系统数据库第101-102页
    5.5 可用性测试系统的应用第102-116页
        5.5.1 目标系统描述第102-103页
        5.5.2 测试环境第103-106页
        5.5.3 实验过程与结果第106-116页
    5.6 本章小结第116-117页
结论第117-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29-131页
致谢第131-132页
个人简历第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构件的软件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
下一篇:原小檗碱类生物碱与CYP450和药物转运体的相互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