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7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1.2 可靠性相关理论 | 第16-18页 |
1.2.1 可靠性的数学描述及故障分类 | 第16-17页 |
1.2.2 构件可靠性相关定义 | 第17-18页 |
1.3 基于构件的系统的可靠性技术研究现状 | 第18-23页 |
1.3.1 基于路径的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 | 第19-20页 |
1.3.2 基于状态的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 | 第20-21页 |
1.3.3 可加模型研究 | 第21-22页 |
1.3.4 构件可靠性评估技术研究现状 | 第22页 |
1.3.5 构件间组装代码可靠性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1.4 当前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24-27页 |
第2章 基于构件优选模型的系统可靠性评估 | 第27-46页 |
2.1 引言 | 第27页 |
2.2 方法处理流程 | 第27-29页 |
2.3 构件可靠性模型优选方法 | 第29-32页 |
2.3.1 方法原理 | 第29-30页 |
2.3.2 构件备选模型 | 第30-32页 |
2.3.3 模型优选标准 | 第32页 |
2.4 系统可靠性评估 | 第32-39页 |
2.4.1 传统构件软件系统的可靠性评估 | 第33-35页 |
2.4.2 基于自主构件的系统的可靠性评估 | 第35-39页 |
2.5 实例验证与分析 | 第39-4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3章 基于构件有效行为的系统可靠性评估 | 第46-86页 |
3.1 引言 | 第46-47页 |
3.2 依据需求规约进行构件行为抽取 | 第47-50页 |
3.2.1 构件行为相关定义 | 第48-49页 |
3.2.2 构件行为抽取 | 第49-50页 |
3.3 构件外部行为可靠性的确定 | 第50-59页 |
3.3.1 元数据获取外部行为可靠性 | 第51页 |
3.3.2 近似估算法获取外部行为可靠性 | 第51-52页 |
3.3.3 仿真测试法获取外部行为可靠性 | 第52-59页 |
3.4 构件有效可靠性的确定 | 第59-74页 |
3.4.1 近似估算法 | 第60页 |
3.4.2 直接计算法 | 第60-64页 |
3.4.3 数据动态获取方法 | 第64-67页 |
3.4.4 有效可靠性获取方法举例 | 第67-74页 |
3.5 系统可靠性模型的建立 | 第74-82页 |
3.5.1 UML模型到Markov模型的转换过程 | 第74-75页 |
3.5.2 有概率依赖关系的用例图的构建 | 第75-77页 |
3.5.3 局部构件转移频次图的构建 | 第77-79页 |
3.5.4 Markov 模型的建立 | 第79-80页 |
3.5.5 系统可靠性评估 | 第80-82页 |
3.6 实例验证与分析 | 第82-85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4章 基于构件执行路径的系统可靠性评估 | 第86-103页 |
4.1 引言 | 第86-87页 |
4.2 基本概念及符号定义 | 第87-89页 |
4.2.1 基本概念 | 第87-88页 |
4.2.2 符号定义 | 第88-89页 |
4.3 构件执行路径及其执行概率 | 第89-91页 |
4.4 构件位置相关可靠性的评估 | 第91-93页 |
4.5 系统可靠性评估 | 第93-94页 |
4.6 构件可靠性敏感性分析 | 第94-95页 |
4.7 实例验证及分析 | 第95-102页 |
4.7.1 学生笔记管理系统 | 第95-100页 |
4.7.2 电信设备告警监控及管理系统 | 第100-102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第5章 基于构件连接方式的系统可靠性评估 | 第103-119页 |
5.1 引言 | 第103-104页 |
5.2 基本概念 | 第104页 |
5.3 构件连接方式 | 第104-106页 |
5.4 系统可靠性的评估 | 第106-113页 |
5.4.1 对象连接式体系结构 | 第106-107页 |
5.4.2 接口连接式体系结构 | 第107-109页 |
5.4.3 插头插座式体系结构 | 第109-110页 |
5.4.4 混合结构可靠性评估及方法综合应用 | 第110-113页 |
5.5 实例验证与分析 | 第113-118页 |
5.5.1 接口连接式结构举例 | 第113-117页 |
5.5.2 混合结构举例 | 第117-11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18-119页 |
结论 | 第119-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3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1-133页 |
致谢 | 第133-134页 |
个人简历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