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6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1.2 海洋内波概述 | 第14-25页 |
1.2.1 海洋内波特性 | 第14-16页 |
1.2.2 内孤立波的生成机制 | 第16-18页 |
1.2.3 南海内孤立波的特征及其分布 | 第18-20页 |
1.2.4 内孤立波理论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2.5 内孤立波实验研究现状 | 第22-25页 |
1.3 深海平台简介 | 第25-28页 |
1.3.1 Spar平台 | 第25-26页 |
1.3.2 半潜平台 | 第26-27页 |
1.3.3 张力腿平台 | 第27-28页 |
1.4 深海浮式结构物内波水动力特性研究现状 | 第28-34页 |
1.4.1 周期内波与结构物作用 | 第28-31页 |
1.4.2 内孤立波与结构物作用 | 第31-34页 |
1.5 本文工作及主要创新点 | 第34-36页 |
1.5.1 本文主要工作 | 第34-35页 |
1.5.2 本文创新点 | 第35-36页 |
第二章 内孤立波造波实验及其理论模型 | 第36-66页 |
2.1 两层流体内孤立波理论模型 | 第36-42页 |
2.1.1 KdV理论 | 第38-39页 |
2.1.2 eKdV理论 | 第39-40页 |
2.1.3 mKdV理论 | 第40-41页 |
2.1.4 MCC理论 | 第41-42页 |
2.2 内孤立波造波实验方法 | 第42-51页 |
2.2.1 实验方法 | 第42-46页 |
2.2.2 内孤立波设计振幅确定方法 | 第46-51页 |
2.3 内孤立波理论模型适用性条件 | 第51-60页 |
2.4 相速度及特征频率 | 第60-64页 |
2.4.1 相速度 | 第60-62页 |
2.4.2 特征频率 | 第62-64页 |
2.5 小结 | 第64-66页 |
第三章 深海浮式结构物内孤立波载荷实验及其理论模型 | 第66-106页 |
3.1 内孤立波载荷理论模型 | 第66-69页 |
3.2 内孤立波载荷实验方法 | 第69-72页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2-104页 |
3.3.1 Spar平台内孤立波载荷特性 | 第74-85页 |
3.3.2 半潜平台内孤立波载荷特性 | 第85-94页 |
3.3.3 张力腿平台内孤立波载荷特性 | 第94-104页 |
3.4 小结 | 第104-106页 |
第四章 内孤立波作用下深海浮式平台动力响应特性 | 第106-143页 |
4.1 深海浮式平台动力响应理论模型 | 第106-112页 |
4.1.1 内孤立波动态载荷及其力矩 | 第107-109页 |
4.1.2 浮力及其力矩 | 第109页 |
4.1.3 系泊传递力及其力矩 | 第109-112页 |
4.2 数值结果与分析 | 第112-141页 |
4.2.1 Spar平台动力响应特性 | 第113-124页 |
4.2.2 半潜平台动力响应特性 | 第124-133页 |
4.2.3 张力腿平台动力响应特性 | 第133-141页 |
4.3 小结 | 第141-14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43-145页 |
5.1 总结 | 第143-144页 |
5.2 展望 | 第144-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145-15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158-159页 |
致谢 | 第1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