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国资委直接持股的法律风险防范研究

内容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11-13页
第一章 国资委直接持股的法律制度概述第13-21页
    一、 国资委的法律地位第13-15页
    二、 国资委的法律性质第15-19页
        (一)国资委定位为董事会第15-16页
        (二) 国资委定位为股东会第16-17页
        (三) 国资委定位为出资监管人第17-19页
    三、 国资委同相关机构之间的法律关系第19-21页
        (一) 国资委同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法律关系第19页
        (二) 中央和地方各级国资委之间的法律关系第19-21页
第二章 国资委直接持股所蕴含的法律风险分析第21-31页
    一、 国资委直接持股的典型案例分析第23-27页
        (一) 上港集团国资委直接持股的案例第23-24页
        (二) 国资委通过资产管理平台持有上市公司股权的案例第24-27页
    二、 国资委直接持股所导致的法律风险第27-31页
        (一) 诉讼风险第27-29页
        (二) 交易风险第29页
        (三) 审批风险第29页
        (四) 市场风险第29-30页
        (五) 责任风险第30-31页
第三章 国外相关经验对国资委直接持股制度的启示第31-36页
    一、 国外国有资产管理的模式第31-32页
        (一) 分工管理模式第31页
        (二) 分类管理模式第31-32页
    二、 国外相关经验的启示第32-36页
        (一) “淡马锡”模式的制度架构第33页
        (二) 国资委打造“淡马锡”模式的制度困难及改进方向第33-36页
第四章 国资委直接持股法律风险的防范措施第36-41页
    一、 解决国资委直接持股法律风险问题的主要措施第37-38页
        (一) 依据角色理论确定诉讼程序第37页
        (二) 严肃信息披露和管理机制,防范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第37页
        (三) 上交审批权限,以解决自我审批问题第37页
        (四) 规制股权转让行为维护市场稳定第37-38页
        (五) 创新制度以保障承担责任能力第38页
    二、 防范和化解国资委直接持股法律风险的长期制度安排第38-41页
        (一) 建立有效的上市公司制衡机制第38-39页
        (二) 植入出资人代表第39页
        (三) 调整和完善国资委机构设置第39-41页
结语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信用卡恶意透支风险法律控制问题研究
下一篇:我国刑法应当确立期待可能性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