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规模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插图索引 | 第9-10页 |
附表索引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宄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1.2.1 国际短期资本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1.2.2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理论 | 第13-16页 |
1.2.3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实证研宄 | 第16-17页 |
1.3 研宄思路及文章结构 | 第17-18页 |
1.4 研宄方法 | 第18页 |
1.5 本文创新与不足 | 第18-20页 |
第2章 我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现状分析 | 第20-27页 |
2.1 我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渠道分析 | 第20-22页 |
2.1.1 合格的外资机构投资者QFII | 第20页 |
2.1.2 进出口伪报渠道 | 第20-21页 |
2.1.3 非贸易项目渠道 | 第21页 |
2.1.4 FDI 渠道 | 第21页 |
2.1.5 地下金融市场渠道 | 第21-22页 |
2.2 我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主要特征 | 第22-23页 |
2.2.1 与国家外汇管制和资本管制息息相关 | 第22页 |
2.2.2 隐蔽性较强 | 第22页 |
2.2.3 逐渐呈现出双向波动趋势 | 第22-23页 |
2.3 现阶段我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呈现的新特点 | 第23-27页 |
2.3.1 资本金融项目呈现逆差 | 第23-24页 |
2.3.2 外汇占款增量大幅度减少 | 第24页 |
2.3.3 短周期波动明显 | 第24页 |
2.3.4 其他投资项目呈现大量净流出 | 第24-25页 |
2.3.5 非银行部门跨境收付月度顺差大幅下降 | 第25页 |
2.3.6 非银行部门结售汇顺差下降较多 | 第25-27页 |
第3章 我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规模测算 | 第27-41页 |
3.1 我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规模测算方法介绍 | 第27-29页 |
3.1.1 非投资净额调整法介绍 | 第27页 |
3.1.2 直接测算法介绍 | 第27-28页 |
3.1.3 间接测算法介绍 | 第28页 |
3.1.4 克莱因测算法介绍 | 第28-29页 |
3.2 我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规模测度 | 第29-41页 |
3.2.1 非直接投资净额调整法 | 第29-37页 |
3.2.2 直接测算法 | 第37-38页 |
3.2.3 间接测算法 | 第38-39页 |
3.2.4 克莱因法 | 第39-40页 |
3.2.5 本文的测算计量 | 第40-41页 |
第4章 我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41-50页 |
4.1 影响数据选择及来源 | 第41-44页 |
4.2 各影响因素变量实证分析 | 第44-49页 |
4.2.1 平稳性检验 | 第44-45页 |
4.2.2 Granger 因果检验 | 第45页 |
4.2.3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 | 第45-46页 |
4.2.4 VAR模型平稳性检验 | 第46页 |
4.2.5 脉冲响应分析 | 第46-48页 |
4.2.6 方差分解分析 | 第48-49页 |
4.3 分析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对我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监管政策建议 | 第50-53页 |
5.1 提高利率市场化水平 | 第50页 |
5.2 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 | 第50-51页 |
5.3 建立健全资本流动监管体制机制 | 第51页 |
5.4 建立健全国际收支平衡机制体制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