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山车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大型滑行类游乐设备的发展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过山车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外过山车的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过山车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1.3 过山车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过山车的分类 | 第15-17页 |
1.5 传统的过山车的设计方法 | 第17-19页 |
1.6 选题意义 | 第19-21页 |
第二章 过山车动力学建模 | 第21-31页 |
2.1 动力学的建立方法 | 第21-22页 |
2.2 过山车三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22-30页 |
2.2.1 运动学分析 | 第24-27页 |
2.2.2 动力学分析 | 第27-3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摩托过山车方程解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第31-39页 |
3.1 虚拟样机技术 | 第31-32页 |
3.2 摩托过山车虚拟样机的建立 | 第32-35页 |
3.3 动力学方程解与仿真分析结果对比 | 第35-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4D 过山车的建模 | 第39-49页 |
4.1 轨道的建模 | 第39-42页 |
4.1.1 过山车路轨的结构 | 第39-40页 |
4.1.2 行走轨的建立 | 第40页 |
4.1.3 驱动轨的建立 | 第40-42页 |
4.2 车体模型的建立 | 第42-46页 |
4.3 4D 过山车 ADAMS 模型的建立 | 第46-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4D 过山车动力学仿真 | 第49-69页 |
5.1 施加约束 | 第49-53页 |
5.2 载荷的施加 | 第53-59页 |
5.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9-62页 |
5.3.1 模型的检验 | 第59-60页 |
5.3.2 求解器的选择 | 第60-61页 |
5.3.3 确定仿真步长 | 第61-62页 |
5.4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2-6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附件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