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24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4-21页 |
·甲真菌病与甲念珠菌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甲真菌病 | 第14页 |
·甲念珠菌病 | 第14-15页 |
·临床治疗与药物 | 第15-16页 |
·抗真菌中药及硝酸咪康唑研究概况 | 第16-20页 |
·苦参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土茯苓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白鲜皮的研究现状 | 第19页 |
·硝酸咪康唑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软膏剂研究概况 | 第20-21页 |
2 选题背景 | 第21-22页 |
3 目的意义 | 第22-23页 |
4 试验流程 | 第23-24页 |
第二章 配方中药的提取工艺筛选、成分预试及中西复方联合抑菌的研究 | 第24-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4-30页 |
·材料 | 第24-25页 |
·供试药物与试剂 | 第24页 |
·供试菌种 | 第24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4-25页 |
·方法 | 第25-30页 |
·苦参、土茯苓和白鲜皮配比初选 | 第25-26页 |
·配方中药提取工艺的筛选 | 第26-27页 |
·配方中药提取物的成分预试研究 | 第27-28页 |
·中西药体外联合药敏试验 | 第28-29页 |
·最佳复方比例筛选 | 第29-30页 |
2 结果 | 第30-34页 |
·苦参、土茯苓和白鲜皮配比初选 | 第30-31页 |
·配方中药提取工艺的筛选 | 第31页 |
·配方中药提取物的成分预试研究 | 第31-33页 |
·中西药体外联合药敏试验 | 第33页 |
·最佳复方比例筛选 | 第33-34页 |
3 讨论 | 第34-37页 |
·提取条件的确定 | 第34页 |
·正交试验中的影响因素 | 第34-35页 |
·抑菌活性研究 | 第35页 |
·体外联合药敏试验 | 第35-36页 |
·最佳复方比例筛选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复方"克清甲"软膏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 第37-4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39页 |
·材料 | 第37页 |
·供试药物与试剂 | 第37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7页 |
·方法 | 第37-39页 |
·软膏制备工艺 | 第37-38页 |
·处方筛选 | 第38-39页 |
2 结果 | 第39-41页 |
·最佳HLB值筛选 | 第39-40页 |
·乳化剂用量筛选 | 第40页 |
·油相用量筛选 | 第40-41页 |
3 讨论 | 第41-44页 |
·基质的选择 | 第41-42页 |
·处方筛选 | 第42-44页 |
第四章 4%复方"克清甲"软膏剂的质量研究 | 第44-5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4-47页 |
·材料 | 第44页 |
·供试药物与试剂 | 第44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4页 |
·方法 | 第44-47页 |
·性状评价 | 第44-45页 |
·尿素的鉴别 | 第45页 |
·苦参碱的鉴别 | 第45-46页 |
·苦参碱含量测定 | 第46-47页 |
2 结果 | 第47-50页 |
·性状评价 | 第47页 |
·尿素的鉴别 | 第47页 |
·苦参碱的鉴别 | 第47页 |
·苦参碱含量测定 | 第47-50页 |
3 讨论 | 第50-52页 |
·苦参碱含量检测方法 | 第50-51页 |
·样品处理方法的选择 | 第51页 |
·显色方法的选择 | 第51-52页 |
第五章 复方"克清甲"软膏剂的体外安全性研究 | 第52-5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2-54页 |
·材料 | 第52-53页 |
·供试药物与试剂 | 第52页 |
·试验动物 | 第52-53页 |
·方法 | 第53-54页 |
·动物皮肤的处理 | 第53页 |
·皮肤急性毒性试验 | 第53页 |
·单次给药皮肤刺激性试验 | 第53页 |
·多次给药皮肤刺激性试验 | 第53页 |
·眼刺激性试验 | 第53-54页 |
·皮肤主动过敏试验 | 第54页 |
2 结果 | 第54-56页 |
·皮肤急性毒性试验 | 第54页 |
·单次给药皮肤刺激性试验 | 第54-55页 |
·多次给药皮肤刺激性试验 | 第55-56页 |
·眼刺激试验 | 第56页 |
·皮肤主动过敏试验 | 第56页 |
3 讨论 | 第56-58页 |
·皮肤急性毒性试验 | 第56页 |
·刺激性试验 | 第56-57页 |
·皮肤主动过敏试验 | 第57-58页 |
第六章 复方"克清甲"软膏剂的药效学研究 | 第58-6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8-59页 |
·材料 | 第58页 |
·供试药物及试剂 | 第58页 |
·供试菌种 | 第58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8页 |
·方法 | 第58-59页 |
·甲念珠菌病体外病理模型的建立 | 第58-59页 |
·复方"克清甲"软膏剂的药效试验 | 第59页 |
2 结果 | 第59-60页 |
·甲念珠菌病体外病理模型的建立 | 第59-60页 |
·复方"克清甲"软膏剂的药效试验 | 第60页 |
3 讨论 | 第60-63页 |
·甲念珠菌病体外病理模型的建立 | 第60-61页 |
·复方"克清甲"软膏剂的药效试验 | 第61-63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附图 | 第72-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