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地下害虫论文--其他害虫论文

烟粉虱入侵种与本地近缘种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致谢第7-10页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1 文献综述及本文研究目的第18-28页
    1.1 烟粉虱概述第18页
    1.2 烟粉虱的危害方式第18-19页
    1.3 烟粉虱的危害概况第19-20页
    1.4 MEAM1及MED入侵并取代土著烟粉虱的现状第20-21页
    1.5 烟粉虱MEAM1的入侵机制第21-25页
        1.5.1 抢先占有资源第21页
        1.5.2 与双生病毒互惠共生第21-22页
        1.5.3 与共生细菌的关系第22页
        1.5.4 对寄主的适应性第22-23页
        1.5.5 生殖干涉第23-24页
        1.5.6 抗药性和药物敏感性第24-25页
    1.6 MED的入侵机制第25-27页
        1.6.1 MED的抗药性第25页
        1.6.2 MED与土著种间生殖干涉第25-26页
        1.6.3 MEAM1和MED之间的相互取代第26-27页
    1.7 本研究的目的第27-28页
2 基本材料和方法第28-39页
    2.1 基本材料第28-31页
        2.1.1 供试昆虫及其实验种群维持第28页
        2.1.2 供试植物第28-29页
        2.1.3 生态学研究相关的主要仪器设备第29页
        2.1.4 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相关的主要实验仪器与化学试剂第29-31页
    2.2 基本方法第31-39页
        2.2.1 烟粉虱总基因组DNA的提取第31页
        2.2.2 RAPD-PCR法鉴定不同的烟粉虱隐种第31-32页
        2.2.3 PCR-RFLP鉴定烟粉虱隐种第32-33页
        2.2.4 凝胶电泳第33页
        2.2.5 初羽化24h烟粉虱成虫的获取第33页
        2.2.6 烟粉虱雌雄虫的获取第33-34页
        2.2.7 烟粉虱虫体RNA的提取第34页
        2.2.8 数据分析第34-39页
3 入侵烟粉虱MEAM1、MED及本地烟粉虱Asia Ⅱ3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第39-57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9-40页
        3.1.1 供试昆虫和植物第39页
        3.1.2 RNA的提取第39-40页
        3.1.3 DGE(Digital Gene Expression)文库的构建及测序第40页
        3.1.4 标签注释及基因表达水平数据的标准化第40页
        3.1.5 差异基因分析第40页
        3.1.6 Gene ontology(GO)和pathway富集分析第40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40-57页
        3.2.1 DGE测序结果概述第40-41页
        3.2.2 基因表达量分析第41页
        3.2.3 隐种间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第41页
        3.2.4 定量PCR验证第41-42页
        3.2.5 GO富集分析第42-43页
        3.2.6 Pathway富集分析第43页
        3.2.7 MEAM1与MED种间差异调控的pathway第43页
        3.2.8 入侵种和本地种之间差异调控的pathway第43-44页
        3.2.9 与解毒和抗氧化功能相关的基因在MEAM1和MDE中上调第44-45页
        3.2.10 入侵种和本地种之间差异表达的其它pathway第45-57页
4 入侵烟粉虱MEAM1及本地烟粉虱Asia Ⅱ 3在寄主转换过程中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第57-71页
    4.1 MEAM1和Asia Ⅱ 3在从棉花转换到烟草之后24h后死亡率比较第57-59页
        4.1.1 材料和方法第57页
        4.1.2 结果与讨论第57-59页
    4.2 MEAM1和Asia Ⅱ 3在从棉花转移到烟草之后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第59-71页
        4.2.1 材料和方法第59-60页
        4.2.2 结果与讨论第60-71页
5 总讨论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84页
附录第84-94页
作者简介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育三烯酚诱导结肠癌细胞死亡的方式及机制研究
下一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5Mn1.5O4的合成及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