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杂多县扎沟村人饮工程供水方案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14页 |
1.1 研究现状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1.2.1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2.2 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1.3 研究的内容及完成的工作 | 第13-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2 地质、气象水文及地貌特征 | 第14-21页 |
2.1 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 | 第14-16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4-16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16页 |
2.2 气象、水文 | 第16-17页 |
2.2.1 气象 | 第16-17页 |
2.2.2 水文 | 第17页 |
2.3 地形地貌 | 第17-18页 |
2.4 地质、构造 | 第18-21页 |
2.4.1 地层 | 第18-20页 |
2.4.2 区域地质构造 | 第20-21页 |
3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第21-41页 |
3.1 地下水赋存条件及分布规律 | 第21-23页 |
3.2 地下水类型及富水性划分 | 第23-24页 |
3.3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 | 第24页 |
3.4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 | 第24-41页 |
3.4.1 国夏卡安置点水文地质条件 | 第24-25页 |
3.4.2 龙玛大滩水文地质条件 | 第25-28页 |
3.4.3 色古安置点水文地质条件 | 第28页 |
3.4.4 加热龙安置点水文地质条件 | 第28-31页 |
3.4.5 色扎寺安置点水文地质条件 | 第31页 |
3.4.6 外青卡安置点水文地质条件 | 第31-41页 |
4 供水水源地地下水资源评价 | 第41-45页 |
4.1 供水水源地地下水天然补给量评价 | 第41-42页 |
4.2 供水水源地水质评价 | 第42-44页 |
4.3 需水量与供水量分析 | 第44-45页 |
5 人饮工程供水方案确定 | 第45-57页 |
5.1 方案可行性研究 | 第45-46页 |
5.1.1 技术方面 | 第45页 |
5.1.2 水源方面 | 第45页 |
5.1.3 经济条件方面 | 第45页 |
5.1.4 管理方面 | 第45-46页 |
5.2 工程规划与工程任务研究 | 第46-47页 |
5.2.1 地区人饮工程规划情况 | 第46页 |
5.2.2 工程类型和供水方式的选定 | 第46-47页 |
5.2.3 工程任务 | 第47页 |
5.3 工程总体布置研究 | 第47-48页 |
5.3.1 引水枢纽的位置选定与结构型式 | 第47-48页 |
5.3.2 供水工艺流程 | 第48页 |
5.4 工程建设标准和工程规模确定 | 第48-52页 |
5.4.1 工程建设标准 | 第48-49页 |
5.4.2 工程供水规模 | 第49-50页 |
5.4.3 工程规模 | 第50-52页 |
5.5 工程设计 | 第52-57页 |
5.5.1 引水枢纽设计 | 第52-53页 |
5.5.2 水质处理与消毒设计 | 第53页 |
5.5.3 蓄水池设计 | 第53-54页 |
5.5.4 输水管道设计 | 第54-55页 |
5.5.5 各类阀门井设计 | 第55页 |
5.5.6 减压阀井设计 | 第55-57页 |
6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