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本土文化的庭院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相关概念与研究内容 | 第10-13页 |
·庭院的概念与类型 | 第10页 |
·传统庭院的发展概况 | 第10-11页 |
·庭院文化 | 第11页 |
·庭院景观设计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本土文化对传统庭院景观设计的影响 | 第13-31页 |
·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 | 第13-15页 |
·儒家思想 | 第13-14页 |
·道家思想 | 第14页 |
·佛家思想 | 第14-15页 |
·传统造园手法的影响 | 第15-18页 |
·依山造势、依水造景 | 第15-16页 |
·景观设计与文学、诗歌、绘画等的融合 | 第16页 |
·巧妙运用对景、借景和框景等组景手法 | 第16-17页 |
·意境的营造 | 第17-18页 |
·风水文化的影响 | 第18页 |
·生活习俗的影响 | 第18-19页 |
·各景观要素文化内涵的体现 | 第19-31页 |
·山水 | 第19-20页 |
·道路 | 第20-21页 |
·动物 | 第21-24页 |
·植物 | 第24-30页 |
·建筑小品 | 第30-31页 |
第三章 现代庭院与传统庭院的区别与联系 | 第31-34页 |
·现代庭院与传统庭院的区别 | 第31-32页 |
·景观设计人员的变化 | 第31页 |
·审美主体的转变 | 第31页 |
·现代审美的趋向 | 第31-32页 |
·现代庭院与传统庭院的联系 | 第32-34页 |
·地域范围 | 第32-33页 |
·创作思想 | 第33-34页 |
第四章 现代庭院景观设计中本土文化内涵的体现 | 第34-48页 |
·传统哲学思想的传承和升华 | 第34-36页 |
·传统造园手法的运用 | 第36-37页 |
·营造山水庭院 | 第36页 |
·庭院景观中的诗画情趣 | 第36-37页 |
·各种组景手法的运用 | 第37页 |
·意境的营造 | 第37页 |
·风水文化的批判吸收 | 第37-38页 |
·生活习俗的影响 | 第38页 |
·各景观要素文化内涵的体现 | 第38-43页 |
·山水 | 第38-39页 |
·道路 | 第39页 |
·动物 | 第39-41页 |
·植物 | 第41-43页 |
·建筑小品 | 第43页 |
·庭院风格与本土文化的结合 | 第43-44页 |
·江南庭院 | 第43-44页 |
·岭南庭院 | 第44页 |
·北方四合院庭院 | 第44页 |
·庭院空间与本土文化的结合 | 第44-46页 |
·前庭 | 第44页 |
·后院 | 第44-45页 |
·内庭 | 第45页 |
·中庭 | 第45页 |
·屋顶花园 | 第45-46页 |
·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结合 | 第46-48页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第48-52页 |
·案例1——别墅私家庭院 | 第48-51页 |
·观唐 | 第48-49页 |
·天伦随园 | 第49页 |
·苏州某别墅 | 第49-50页 |
·优山美地 | 第50-51页 |
·案例2——酒店庭院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