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泌尿生殖器肿瘤论文--乳腺肿瘤论文

转录因子FOXA2生物素标记体系构建及其互作蛋白鉴定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3页
    1.1 乳腺癌概述第12页
    1.2 生物素Avi-tag技术概述第12-16页
        1.2.1 Avi-tag简介第12-14页
        1.2.2 生物素与生物素连接酶BirA的简介第14-15页
        1.2.3 链霉亲和素简介第15-16页
    1.3 转录因子FOXA2概述第16-19页
        1.3.1 转录因子概述第16页
        1.3.2 FOX家族概述第16页
        1.3.3 转录因子FOXA2概述第16-17页
        1.3.4 转录因子FOXA2的结构与分子构象第17页
        1.3.5 转录因子FOXA2的生物学功能第17-18页
        1.3.6 转录因子FOXA2与肿瘤第18-19页
    1.4 转录因子FOXP2概述第19-20页
        1.4.1 转录因子FOXP2结构第19页
        1.4.2 转录因子FOXP2的生物学功能第19-20页
    1.5 FOXA2蛋白互作概述第20-21页
    1.6 研究目的、内容与意义第21页
    1.7 本论文的工作设想第21-23页
第2章 生物素化FOXA2真核表达体系的构建第23-33页
    2.1 前言第23页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23-25页
    2.3 实验方法第25-30页
        2.3.1 生物素化FOXA2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第25-30页
    2.4 结果与分析第30-31页
        2.4.1 pcDNA3.1-Avi-FOXA2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第30-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3章 生物素浓度及细胞模型的选择第33-42页
    3.1 前言第33页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33-35页
    3.3 实验方法第35-40页
        3.3.1 细胞培养第35-36页
        3.3.2 质粒共转染实验第36-37页
        3.3.3 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生物素第37页
        3.3.4 Western Blotting (WB)第37-40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40-41页
        3.4.1 生物素浓度梯度第40-41页
        3.4.2 细胞模型的确定第41页
    3.5 讨论第41-42页
第4章 Avi-FOXA2的生物素化检测、纯化及考马斯亮蓝染色第42-48页
    4.1 前言第42页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42-44页
    4.3 FOXA2及生物素的表达检测第44页
        4.3.1 细胞培养第44页
        4.3.2 细胞传代第44页
        4.3.3 质粒共转染实验第44页
    4.4 蛋白纯化与电泳第44页
        4.4.1 蛋白的纯化第44页
        4.4.2 蛋白电泳第44页
    4.5 考马斯亮蓝染色第44-45页
        4.5.1 SDS-PAGE凝胶的配制第44-45页
        4.5.2 蛋白样的制备第45页
        4.5.3 电泳第45页
        4.5.4 考马斯亮蓝染色第45页
    4.6 结果与分析第45-46页
    4.7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5章 Avi-FOXA2质谱分析及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8-53页
    5.1 前言第48页
    5.2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48-49页
    5.3 实验方法第49-51页
        5.3.1 质谱前样品处理,酶解第49-50页
        5.3.2 LTQ质谱分析第50页
        5.3.3 MS分析第50-51页
    5.4 结果与讨论第51-53页
        5.4.1 质谱分析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第51-52页
        5.4.2 讨论第52-53页
第6章 分子生物学FOXA2蛋白互作的验证第53-62页
    6.1 前言第53-54页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54-56页
    6.3 实验方法第56-59页
        6.3.1 pcDNA3.1-his-FOXP2重组质粒的构建与鉴定第56-58页
        6.3.2 质粒共转染实验第58页
        6.3.3 蛋白免疫印迹法(WB)第58-59页
        6.3.4 蛋白纯化第59页
        6.3.5 免疫共沉淀验证互作蛋白第59页
    6.4 结果与分析第59-61页
        6.4.1 pcDNA3.1-his-FOXP2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第59-60页
        6.4.2 免疫共沉淀FOXA2互作蛋白的验证第60-61页
    6.5 讨论第61-62页
第7章 临床样本中转录因子FOXP2与FOXA2表达量具有的相关性第62-65页
    7.1 前言第62页
    7.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62-63页
    7.3 实验方法第63-64页
        7.3.1 临床组织样本中蛋白的提取第63页
        7.3.2 Western Blotting (WB)第63页
        7.3.3 统计分析第63-64页
    7.4 结果与讨论第64-65页
        7.4.1 乳腺癌临床样本中FOXA2与FOXP2蛋白的表达情况第64页
        7.4.2 讨论第64-65页
总结与展望第65-67页
    1.结论第65页
    2展望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3页
附录A 英文缩写第73-74页
附录B 常用缓冲液和试剂配方第74-75页
附录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附录D 英文缩写第77-78页
附录E 常用缓冲液和试剂配方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成都市公务员亚健康现状及运动干预效果分析
下一篇:Real-time PCR检测肝细胞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技术体系的建立及围手术期循环肿瘤细胞变化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