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商标法论文

姓名权与姓名商标权权利冲突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一、引言第8-10页
    (一)乔丹诉乔丹体育公司案情简介第8页
    (二)案件引发的法律问题第8-10页
二、姓名权与姓名商标权冲突的基本分析第10-18页
    (一)姓名、姓名权概念界定及其历史发展第10-12页
        1.姓名权的客体:姓名第10页
        2.姓名权的概念及性质第10-11页
        3.姓名权的历史发展第11页
        4.姓名商标的概念及历史渊源第11-12页
    (二)权利冲突原因分析第12-14页
        1.内在原因:姓名、商标的自身特点第13页
        2.制度原因:立法上的缺陷第13页
        3.外部原因:搭便车(freeride)第13-14页
    (三)姓名权与商标权权利冲突的样态第14-18页
        1.用历史人物姓名作为商标第14-15页
        2.与当代公众人物姓名平行的姓名商标第15-16页
        3.使用公众人物姓名谐音或拼音作为商标第16页
        4.使用公众人物的艺名、别名、笔名等作为商标第16页
        5.使用外国人的中文译名作为商标第16-17页
        6.使用具有特殊含义的姓名作为商标第17-18页
三、当前司法实践面临的困境第18-24页
    (一)我国现行解决姓名权与姓名商标权冲突的法律依据第18-20页
        1.《民法通则》第18-19页
        2.《商标法》第19-20页
        3.《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0页
    (二)司法实践存在的问题第20-24页
        1.“不良影响”条款在认识上存在分歧第20-21页
        2.“在先权利”条款的理解适用存在偏差第21-22页
        3.权利救济存在时间障碍和程序障碍第22页
        4.姓名权蕴含的财产利益被忽略第22-24页
四、域外法律制度关于姓名权与姓名商标权冲突解决方式的研究第24-33页
    (一)国际条约或地区性立法的规定第24-25页
    (二)英美法系国家的立法及司法现状第25-28页
        1.引入新型权利类型第25-27页
        2.在先权制度第27-28页
    (三)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及司法实践现状第28-31页
        1.扩展人格权权利范围,认可人格权的财产属性第28-29页
        2.在先权制度第29-30页
        3.姓名权保护的方式第30-31页
    (四)域外法律制度评析第31-33页
五、解决权利冲突的路径第33-41页
    (一)强化诚实信用原则在解决姓名权与姓名商标权冲突中的作用第33-34页
    (二)进一步完善在先权利保护条款第34-36页
    (三)审慎适用《商标法》的不良影响条款第36-38页
    (四)完善商标宣告无效程序和司法救济的衔接第38-39页
    (五)各方主体协力解决姓名权与姓名商标权冲突问题第39-41页
        1.名人应当对自己的姓名有较强的保护意识第39-40页
        2.公司注册商标时尽量规避与名人的姓名权产生矛盾第40页
        3.相关机关限制姓名商标的注册第40-41页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致谢第44-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研究
下一篇:个人信息的行政法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