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骨并重”理论对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康复指导意义的探讨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资料与方法 | 第13-20页 |
1.临床资料 | 第13-15页 |
1.1 一般资料 | 第13页 |
1.2 诊断依据 | 第13页 |
1.3 骨折分型标准 | 第13-14页 |
1.4 纳入标准 | 第14页 |
1.5 排除标准 | 第14页 |
1.6 剔除标准 | 第14-15页 |
2.研究方法 | 第15-20页 |
2.1 分组情况 | 第15-16页 |
2.2 手术方法 | 第16-17页 |
2.3 术后康复 | 第17-19页 |
2.4 疗效评定标准 | 第19页 |
2.5 统计学分析 | 第19-20页 |
研究结果 | 第20-21页 |
讨论 | 第21-30页 |
1.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解剖特点及生物力学 | 第21-22页 |
2.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受伤场景及机制 | 第22-23页 |
3.髓内钉的基本原理及治疗粗隆间骨折的优势 | 第23-25页 |
4.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 第25-26页 |
5.筋骨并重在骨折术后康复的体现 | 第26-30页 |
5.1 筋骨并重理论的来源 | 第26-27页 |
5.2 筋骨并重在骨伤科的临床应用 | 第27-29页 |
5.3 骨折愈合与功能锻炼 | 第29-30页 |
结论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综述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分型及手术治疗进展 | 第3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录 | 第46-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