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鸦胆子油的研究概述 | 第10-12页 |
1.1.1 鸦胆子的化学成分 | 第10页 |
1.1.2 含量测定方法 | 第10-11页 |
1.1.3 药理学研究 | 第11页 |
1.1.4 临床应用 | 第11-12页 |
1.1.5 剂型研究 | 第12页 |
1.2 自乳化给药系统 | 第12-14页 |
1.2.1 SEDDS的机制 | 第12-13页 |
1.2.2 SEDDS的处方研究 | 第13页 |
1.2.3 影响SEDDS吸收的理化因素 | 第13-14页 |
1.2.4 SEDDS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机理 | 第14页 |
1.3 课题意义 | 第14页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鸦胆子油自乳化液体硬胶囊的制备 | 第16-34页 |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16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16页 |
2.1.2 实验材料 | 第16页 |
2.2 自乳化处方筛选 | 第16-29页 |
2.2.1 伪三元相图的绘制 | 第17-18页 |
2.2.2 乳化剂的选择 | 第18-22页 |
2.2.3 助乳化剂的选择 | 第22-23页 |
2.2.4 处方优化 | 第23-25页 |
2.2.5 处方的确定 | 第25-29页 |
2.2.6 鸦胆子油SEDDS的制备 | 第29页 |
2.3 影响自乳化效率的因素 | 第29-32页 |
2.3.1 温度 | 第29-30页 |
2.3.2 分散方法 | 第30-31页 |
2.3.3 稀释介质 | 第31页 |
2.3.4 溶液体积 | 第31-32页 |
2.4 鸦胆子油自乳化液体硬胶囊的制备 | 第32页 |
2.4.1 硬胶囊剂的封口 | 第32页 |
2.4.2 鸦胆子油自乳化液体硬胶囊的制备 | 第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3章 鸦胆子油自乳化液体硬胶囊的质量评价及稳定性考察 | 第34-48页 |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34页 |
3.1.1 实验仪器 | 第34页 |
3.1.2 实验材料 | 第34页 |
3.2 质量评价 | 第34-41页 |
3.2.1 外观性状 | 第34页 |
3.2.2 乳剂粒径 | 第34-35页 |
3.2.3 乳剂粒子的极性 | 第35页 |
3.2.4 自乳化速率 | 第35-36页 |
3.2.5 自乳化后溶液的稳定性 | 第36页 |
3.2.6 药物的溶出度 | 第36-37页 |
3.2.7 药物含量的测定 | 第37-41页 |
3.3 稳定性考察 | 第41-45页 |
3.3.1 影响因素试验 | 第41-43页 |
3.3.2 加速试验 | 第43-45页 |
3.3.3 长期试验 | 第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8页 |
第4章 鸦胆子油自乳化固体硬胶囊的制备 | 第48-54页 |
4.1 实验仪器和材料 | 第48页 |
4.1.1 实验仪器 | 第48页 |
4.1.2 实验材料 | 第48页 |
4.2 实验与结果 | 第48-53页 |
4.2.1 固体吸附剂的选择 | 第48-49页 |
4.2.2 稀释剂的选择 | 第49-51页 |
4.2.3 粘合剂的选择 | 第51页 |
4.2.4 待选处方的确定 | 第51-52页 |
4.2.5 处方确定 | 第52-53页 |
4.2.6 制剂工艺 | 第5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鸦胆子油自乳化固体硬胶囊的质量评价及稳定性考察 | 第54-68页 |
5.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54页 |
5.1.1 实验仪器 | 第54页 |
5.1.2 实验材料 | 第54页 |
5.2 质量评价 | 第54-62页 |
5.2.1 外观性状 | 第54-55页 |
5.2.2 鉴别 | 第55页 |
5.2.3 检查 | 第55页 |
5.2.4 乳化后乳剂粒径 | 第55-56页 |
5.2.5 自乳化速率 | 第56页 |
5.2.6 自乳化后溶液的稳定性 | 第56页 |
5.2.7 药物的溶出度 | 第56-57页 |
5.2.8 药物含量的测定 | 第57-62页 |
5.3 鸦胆子油固体自乳化制剂稳定性考察 | 第62-66页 |
5.3.1 影响因素试验 | 第62-63页 |
5.3.2 加速试验 | 第63-65页 |
5.3.3 长期试验 | 第65-6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