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聚γ-谷氨酸简介 | 第8-12页 |
1.1.1 聚γ-谷氨酸的制备及分离纯化 | 第8-10页 |
1.1.2 聚γ-谷氨酸的交联 | 第10-11页 |
1.1.3 聚γ-谷氨酸的应用 | 第11-12页 |
1.2 重金属污染现状 | 第12-14页 |
1.2.1 重金属污染常规治理方法研究进展及展望 | 第13-14页 |
1.3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与意义 | 第14页 |
1.4 本论文的创新点与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4.1 本论文的创新点与难点 | 第14页 |
1.4.2 本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2章 微生物发酵生产聚γ-谷氨酸及产物鉴定 | 第16-25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6-17页 |
2.1.1 菌株与培养基 | 第16页 |
2.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16-17页 |
2.1.3 透析袋预处理步骤 | 第17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7-20页 |
2.2.1 发酵生产聚γ-谷氨酸方法 | 第17-18页 |
2.2.2 发酵产物分离纯化 | 第18-19页 |
2.2.3 聚γ-谷氨酸的定性鉴定 | 第19-20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0-24页 |
2.3.1 干燥产物产率分析 | 第20-21页 |
2.3.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鉴定发酵产物 | 第21-22页 |
2.3.3 纸层析法鉴定发酵产物单体组成 | 第22页 |
2.3.4 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鉴定发酵产物 | 第22-23页 |
2.3.5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3-24页 |
2.4 结论 | 第24-25页 |
第3章 聚γ-谷氨酸/壳聚糖复合膜的制备与表征 | 第25-35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26页 |
3.1.1 主要仪器 | 第26页 |
3.1.2 主要试剂 | 第26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6-28页 |
3.2.1 改性聚γ-谷氨酸工艺方法及步骤 | 第26-27页 |
3.2.2 高领土悬浊液法测定吸附性 | 第27-28页 |
3.2.3 聚γ-谷氨酸/壳聚糖复合膜结构表征 | 第28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28-34页 |
3.3.1 聚γ-谷氨酸/壳聚糖固体颗粒与聚γ-谷氨酸/壳聚糖复合膜工艺比较 | 第28-29页 |
3.3.2 聚γ-谷氨酸/壳聚糖复合膜乙酸添加量单因素实验 | 第29-30页 |
3.3.3 聚γ-谷氨酸/壳聚糖复合膜甘油添加量单因素实验 | 第30-31页 |
3.3.4 聚γ-谷氨酸/壳聚糖复合膜结构表征 | 第31-34页 |
3.4 结论 | 第34-35页 |
第4章 聚γ-谷氨酸/壳聚糖复合膜金属离子吸附 | 第35-45页 |
4.1 实验器材与试剂 | 第35页 |
4.2 聚γ-谷氨酸/壳聚糖复合膜吸附重金属离子实验方法 | 第35-37页 |
4.2.1 重金属离子的储备液制备 | 第35-36页 |
4.2.2 重金属离子吸附量的测定 | 第36页 |
4.2.3 聚γ-谷氨酸/壳聚糖复合膜吸附重金属离子主要影响因子优化方法 | 第36-37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37-44页 |
4.3.1 吸附膜吸附重金属离子状态 | 第37-38页 |
4.3.2 铜、铅浓度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8-39页 |
4.3.3 聚γ-谷氨酸/壳聚糖复合膜吸附Cu2+与Pb2+主要影响因子条件优化 | 第39-44页 |
4.4 结论 | 第44-45页 |
第5章 聚γ-谷氨酸/壳聚糖复合膜吸附重金属离子的机理研究 | 第45-53页 |
引言 | 第45页 |
5.1 实验方法 | 第45-47页 |
5.1.1 吸附热力学 | 第45-46页 |
5.1.2 动力学拟合 | 第46-47页 |
5.1.3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第47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47-52页 |
5.2.1 热力学拟合 | 第47-49页 |
5.2.2 动力学拟合 | 第49-52页 |
5.3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第52页 |
5.4 结论 | 第52-53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