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物权论文

虚拟财产权变动的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序言第9-10页
1 案例及法律争议问题第10-13页
    1.1 案例第10-11页
        1.1.1 曹某诉盛大公司主张游戏装备善意取得案第10页
        1.1.2 妻子向腾讯公司要求继承已故丈夫的QQ号码案第10页
        1.1.3 夫妻离婚要求分割网络店铺案第10-11页
    1.2 法律争议的问题第11-13页
2 虚拟财产权性质的界定第13-20页
    2.1 目前学界关于虚拟财产权性质学说的评析第13-16页
        2.1.1 “物权说”:与物权属性相矛盾第13-15页
        2.1.2 “债权说”:与司法实践矛盾——债权无法成为盗窃的对象第15页
        2.1.3 “知识产权说”:知识产权客体的思想性与虚拟财产本质不符第15-16页
    2.2 虚拟财产性质的合理判断:无形财产权第16-20页
        2.2.1 我国财产权理论应接纳无形财产权概念第16-17页
        2.2.2 虚拟财产权归属于无形财产权的合理性证成第17-20页
3 虚拟财产权的公示方式及变动模式的确定第20-32页
    3.1 虚拟财产权公示的理论基础第20-22页
        3.1.1 需要进行公示的权利类型探讨第20-21页
        3.1.2 虚拟财产权公示制度的价值第21-22页
    3.2 知识产权的公示方式给虚拟财产权的启示第22-24页
        3.2.1 公示方式的确定要考虑虚拟财产具有较强的技术性特征第22-23页
        3.2.2 公示方式要方便第三人知悉第23页
        3.2.3 公示方式的确定要考虑虚拟财产交易的频繁性和即时性第23-24页
    3.3 选择准占有为虚拟财产权的公示方式的合理性第24-27页
        3.3.1 虚拟财产权与准占有的效力相适应第24-26页
        3.3.2 准占有的成立不要求对物进行现实地占有第26页
        3.3.3 准占有的客体为权利与虚拟财产权的财产权性质吻合第26-27页
        3.3.4 准占有具有表征权利的作用第27页
    3.4 虚拟财产权准占有的具体表现方式第27-29页
        3.4.1 账号密码的控制第28页
        3.4.2 数据代码的控制第28-29页
    3.5 虚拟财产权的变动模式:合意+转移准占有第29-32页
        3.5.1 “合意”满足权利变动有因性的要求第29-30页
        3.5.2 “转移准占有”满足变动模式要考虑效率和成本等因素第30-32页
4 虚拟财产权变动中的几个特殊问题分析第32-39页
    4.1 非法获取的虚拟财产可以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第32-36页
        4.1.1 虚拟财产可以是善意取得的客体第32-33页
        4.1.2 善意取得不应排除被盗赃的虚拟财产第33-34页
        4.1.3 买受人可以善意取得通过“私服”“外挂”获取的虚拟财产第34-36页
    4.2 虚拟财产服务商采取“封号”“删除”行为时应承担的义务第36-37页
    4.3 虚拟财产的分割方式第37-39页
        4.3.1 传统分割方式第38页
        4.3.2 特殊分割方式第38-39页
结语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层法院知识产权案件审判实践调研--以长沙县人民法院2011-2015年知识产权案件审理为分析视角
下一篇:消费者撤回权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