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中国沿海地区陆海复合系统协同演化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20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7页
        1.2.1 人地关系研究综述第12-13页
        1.2.2 人海关系研究综述第13-14页
        1.2.3 陆海关系研究综述第14-15页
        1.2.4 协同演化研究综述第15-17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7-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3.2 技术路线第18-19页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第19-20页
2 陆海复合系统内涵及其协同演化机理分析第20-31页
    2.1 复合系统理论概述第20-23页
        2.1.1 系统的内涵及其分类第20-21页
        2.1.2 复合系统内涵及其特点第21-23页
    2.2 陆海复合系统的内涵及其特征第23-25页
        2.2.1 陆海复合系统的内涵第23页
        2.2.2 陆海复合系统的特征第23-25页
    2.3 协同演化理论基础第25-28页
        2.3.1 协同演化的定义第26-27页
        2.3.2 协同演化的特征第27-28页
    2.4 陆海复合系统协同演化机理第28-31页
        2.4.1 陆海复合系统协同演化核心动力第28-29页
        2.4.2 陆海复合系统协同演化外源动力第29-31页
3 陆海复合系统综合评价第31-40页
    3.1 评价模型第31-32页
        3.1.1 基础权重模型第31页
        3.1.2 变权理论及其模型第31-32页
        3.1.3 陆海复合系统综合评价指数第32页
    3.2 指标体系构建第32-35页
    3.3 数据来源与研究对象第35页
    3.4 沿海地区陆域与海域子系统综合评价第35-40页
        3.4.1 沿海地区陆域子系统综合评价第35-37页
        3.4.2 沿海地区海域子系统综合评价第37-40页
4 沿海地区陆海复合系统协同演化方向判别第40-45页
    4.1 基于信息熵的陆海复合系统演化方向判别模型第40-41页
    4.2 测度结果及其分析第41-45页
        4.2.1 信息熵测度结果分析第41-42页
        4.2.2 有序度测度结果分析第42-45页
5 沿海地区陆海复合系统协同演化类型及阶段第45-52页
    5.1 陆海复合系统协同演化状态动力学模型第45-48页
    5.2 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模型参数估计第48-49页
    5.3 测度结果及其分析第49-52页
6 沿海地区陆海复合系统协同演化综合分析第52-54页
    6.1 协同演化萌芽阶段第52页
    6.2 协同演化形成阶段第52页
    6.3 协同演化成长阶段第52-53页
    6.4 协同演化成熟阶段第53-54页
7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54-57页
    7.1 结论第54-55页
    7.2 政策建议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家庭农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的决策行为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方法
下一篇:我国劳动份额演变趋势及其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