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残障者服装的功能性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12-14页 |
2. 下肢残障者的人群特征及服装现状调查分析 | 第14-24页 |
2.1 下肢残障人群的特征分析 | 第14-16页 |
2.1.1 下肢残障者的行动特征分析 | 第14-15页 |
2.1.2 下肢残障者的心理特征分析 | 第15-16页 |
2.2 残障者服装现状调查分析 | 第16-22页 |
2.2.1 调查准备阶段 | 第16-17页 |
2.2.2 问卷调查阶段 | 第17-18页 |
2.2.3 调查结果分析阶段 | 第18-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3. 影响下肢残障者服装功能性的因素分析 | 第24-34页 |
3.1 服装的热湿舒适性 | 第24页 |
3.2 服装的运动功能性 | 第24-33页 |
3.2.1 服装的穿脱便利性 | 第25-29页 |
3.2.2 服装的合体性 | 第29-3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人体下肢带动态分析及裤样放松量的实验 | 第34-47页 |
4.1 下肢体运动与裤着装形变分析 | 第34-37页 |
4.1.1 人体下肢体运动变化分析 | 第34-35页 |
4.1.2 功能性裤装运动原理 | 第35-37页 |
4.2 裤样放松量切口实验 | 第37-42页 |
4.2.1 实验动作选择及前期准备 | 第37-38页 |
4.2.2 基础样板的设计与制作 | 第38-39页 |
4.2.3 切口实验过程 | 第39-42页 |
4.3 实验数据采集与分析 | 第42-46页 |
4.3.1 切口部位开口量f的统计 | 第42-43页 |
4.3.2 开口量f与宽松率k之间的线性回归关系 | 第43-44页 |
4.3.3 理想半径和理想加放量 | 第44-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5. 下肢残障者裤样板结构优化与样衣试穿 | 第47-57页 |
5.1 第一次裤样板结构优化 | 第47-50页 |
5.1.1 实验方案 | 第47-48页 |
5.1.2 样衣试穿效果 | 第48-50页 |
5.2 第二次裤样板结构优化 | 第50-52页 |
5.2.1 实验方案 | 第50-51页 |
5.2.2 样衣试穿效果 | 第51-52页 |
5.3 裤样板成品展示与试穿评价 | 第52-5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6.1 课题的总结 | 第57-58页 |
6.2 课题的创新点 | 第58页 |
6.3 课题的不足和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附录一 | 第61-63页 |
附录二 | 第63-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