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18页 |
1.1 研究问题的缘起 | 第8-9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9页 |
1.2.2 实际意义 | 第9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6页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2章 亚里士多德式的产权及理论基础 | 第18-29页 |
2.1 产权的内涵及构成 | 第18-21页 |
2.1.1 产权的概念 | 第18-19页 |
2.1.2 产权的主客体 | 第19页 |
2.1.3 产权的分类与构成 | 第19-21页 |
2.2 亚里士多德式的产权理论 | 第21-23页 |
2.2.1 亚里士多德的财产概念 | 第21-22页 |
2.2.2 亚里士多德的“私我”理念 | 第22页 |
2.2.3 亚里士多德的财产制度 | 第22-23页 |
2.3 亚里士多德式产权理论的历史源流及评价 | 第23-29页 |
2.3.1 柏拉图的财产权思想—基于公有制上的所有权 | 第24-25页 |
2.3.2 洛克的财产权思想—基于劳动占有上的财产权 | 第25-26页 |
2.3.3 卢梭的财产权思想—基于保管理念上的使用权 | 第26-27页 |
2.3.4 科斯的产权理论—基于效率理念上的收益权 | 第27-28页 |
2.3.5 评价 | 第28-29页 |
第3章 哈佛大学产权结构的历史演变及现状 | 第29-40页 |
3.1 殖民地时期(1636-1776):单一的产权结构 | 第29-33页 |
3.1.1 哈佛学院的产生 | 第29-31页 |
3.1.2 建校初期哈佛大学的产权所有状况 | 第31-33页 |
3.2 建国初期 (1776-1861):二元产权结构 | 第33-35页 |
3.2.1 法人—监察会(董事会)、院务委员会的二元产权主体 | 第33-34页 |
3.2.2 校长在产权结构中角色的转变 | 第34-35页 |
3.3 南北战争之后(1861-1945):三维产权结构 | 第35-37页 |
3.3.1 以董事会、校长、教授为主体的三维产权结构 | 第35-36页 |
3.3.2 教授在产权结构中的地位突显 | 第36-37页 |
3.4 二战后至今:多元产权结构 | 第37-40页 |
3.4.1 具有影响力的外部社会力量介入产权结构 | 第37-38页 |
3.4.2 哈佛大学多元主体的产权结构 | 第38-40页 |
第4章 哈佛大学的所有权及其效果 | 第40-51页 |
4.1 哈佛大学的产权结构制度 | 第40-45页 |
4.1.1 哈佛大学有形资产的产权状况 | 第40-41页 |
4.1.2 哈佛大学无形资产的产权状况 | 第41-42页 |
4.1.3 哈佛大学所有权的制度现状 | 第42-45页 |
4.2 哈佛大学产权主体 | 第45-48页 |
4.2.1 作为捐赠者的个人 | 第45-46页 |
4.2.2 作为募资者的基金会 | 第46-47页 |
4.2.3 作为支持者的联邦政府 | 第47-48页 |
4.3 哈佛大学所有权的效果 | 第48-51页 |
4.3.1 哈佛大学产权明晰化 | 第48-49页 |
4.3.2 哈佛大学产权的独立性 | 第49页 |
4.3.3 哈佛大学产权的稳定性 | 第49-51页 |
第5章 哈佛大学的管理权及其效果 | 第51-57页 |
5.1 哈佛大学的管理权现状 | 第51-52页 |
5.2 哈佛大学管理权主体构成 | 第52-56页 |
5.2.1 作为校务管理者的院务委员会 | 第52-53页 |
5.2.2 作为行政执行首长的校长 | 第53-54页 |
5.2.3 作为治学主体的教授 | 第54-56页 |
5.3 哈佛大学管理权的效果及优点 | 第56-57页 |
第6章 哈佛大学的收益权及其效果 | 第57-64页 |
6.1 哈佛大学的收益权现状 | 第57-58页 |
6.2 哈佛大学的收益权主体 | 第58-59页 |
6.3 哈佛大学管理权及收益权的制度 | 第59-61页 |
6.4 哈佛大学收益共享的效果 | 第61-64页 |
6.4.1 消除负外部性,产生经济效益 | 第61页 |
6.4.2 避免公地悲剧,实现社会效益 | 第61-62页 |
6.4.3 推进共享成果,服务全世界 | 第62-64页 |
结语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