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起重机械与运输机械论文--装卸机械论文--自动式装卸车论文

叉车动力传动系统匹配及仿真平台开发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3 叉车技术的发展趋势第15-16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6-18页
第2章 叉车动力传动系统特性与数学模型第18-40页
    2.1 柴油发动机的特性与数学模型第18-27页
        2.1.1 柴油发动机的优点及其附件特性第18-20页
        2.1.2 柴油发动机的特性第20-21页
        2.1.3 柴油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第21-23页
        2.1.4 柴油发动机特性的数学模型第23-27页
    2.2 液力变矩器的特性与数学模型第27-34页
        2.2.1 液力变矩器的特性第28-32页
        2.2.2 液力变矩器特性的数学模型第32-34页
    2.3 传动系统其它关键部件特性第34-38页
        2.3.1 变速器第34-35页
        2.3.2 驱动桥第35-36页
        2.3.3 车轮与轮胎第36-38页
    2.4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3章 柴油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匹配及整车性能计算第40-62页
    3.1 柴油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匹配第40-53页
        3.1.1 柴油发动机附件功率计算第40-42页
        3.1.2 柴油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匹配方法与匹配原则第42-49页
        3.1.3 柴油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共同工作点计算第49-51页
        3.1.4 匹配结果评价分析第51-53页
    3.2 叉车整车性能计算第53-59页
        3.2.1 叉车动力性计算第53-57页
        3.2.2 叉车燃油经济性计算第57-59页
    3.3 本章小结第59-62页
第4章 叉车动力传动系统匹配仿真平台开发第62-80页
    4.1 叉车动力传动系统匹配仿真平台的开发准备第62-65页
        4.1.1 开发工具选择第62-63页
        4.1.2 软件功能总体需求分析第63-65页
    4.2 叉车动力传动系统匹配仿真平台的界面设计第65-71页
        4.2.1 发动机模块设计第65-66页
        4.2.2 液力变矩器模块设计第66-67页
        4.2.3 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共同工作输入特性模块设计第67-68页
        4.2.4 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共同工作输出特性模块设计第68页
        4.2.5 整车参数模块设计第68-69页
        4.2.6 整车动力性模块设计第69-71页
    4.3 叉车动力传动系统匹配仿真平台开发的关键技术第71-78页
        4.3.1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曲线拟合技术第71-74页
        4.3.2 MFC中的图线绘制技术第74-75页
        4.3.3 属性页界面间的数据传递技术第75-76页
        4.3.4 Word文档处理技术第76-77页
        4.3.5 UG二次开发技术第77-78页
    4.4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5章 叉车动力传动系统匹配仿真平台的测试及应用第80-92页
    5.1 叉车动力传动系统匹配仿真平台功能测试第80-83页
        5.1.1 数据来源第80-81页
        5.1.2 本平台仿真计算结果第81-82页
        5.1.3 误差分析第82-83页
    5.2 叉车动力传动系统匹配仿真平台实例应用第83-91页
    5.3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92-94页
    6.1 总结第92-93页
    6.2 展望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99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99-100页
致谢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FPGA+DSP的电动叉车起升控制器研发
下一篇:内蒙古草原矿区土壤养分和重金属污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