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农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水产业论文

矩形流水对虾养殖池集污特性及对虾耐流性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1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3-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9页
        1.2.1 养殖池流态与集污第15-18页
        1.2.2 对虾游泳能力第18-19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第19-21页
第二章 矩形对虾养殖池集污特性研究第21-51页
    2.1 实验装置第21-27页
        2.1.1 矩形对虾养殖池模型第21-23页
        2.1.2 水力驱动系统第23-24页
        2.1.3 图像采集系统第24-25页
        2.1.4 流速测量系统第25-27页
    2.2 实验设计第27-30页
        2.2.1 污物聚集实验设计第27-29页
        2.2.2 流速测量实验设计第29-30页
    2.3 数据采集和处理第30-37页
        2.3.1 污物图像采集和处理第30-33页
        2.3.2 流速数据测量和处理第33-37页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7-45页
        2.4.1 射流速度对养殖池集污效果和流场的影响第37-39页
        2.4.2 射流位置对养殖池集污效果和流场的影响第39-41页
        2.4.3 池底光滑程度对养殖池集污效果和流场的影响第41-42页
        2.4.4 污物分布密度对养殖池集污效果的影响第42-43页
        2.4.5 池底坡度对养殖池集污效果和流场的影响第43-45页
    2.5 讨论第45-49页
        2.5.1 污物聚集特性第45-46页
        2.5.2 流场特性第46-49页
    2.6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三章 凡纳滨对虾的耐流性研究第51-63页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51-56页
        3.1.1 实验用虾第51-52页
        3.1.2 实验装置第52-53页
        3.1.3 实验条件与方法第53-55页
        3.1.4 数据采集与处理第55-56页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6-59页
        3.2.1 对虾可持续游泳时间的个体差异性第56页
        3.2.2 对虾平均可持续游泳时间随流速的变化特性第56-59页
    3.3 讨论第59-61页
    3.4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4.1 结论第63页
    4.2 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1页
致谢第71-73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活体鱼苗大小快速分离装置的研究与设计
下一篇:几种单胞藻对太平洋真宽水蚤(Eurytemora Pacifica)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转录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