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江淮城市群产业集聚与金融集聚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选题意义第11-12页
    1.2 文献综述第12-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3 研究现状评述第15页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5-16页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第16-18页
    1.5 本文创新点第18-20页
第2章 金融集聚与产业集聚相关理论概述第20-28页
    2.1 金融集聚内涵第20-21页
    2.2 金融集聚的源泉第21-23页
        2.2.1 外部因素第21-22页
        2.2.2 内部因素第22-23页
    2.3 产业集聚内涵第23-24页
    2.4 产业集聚的源泉第24-26页
        2.4.1 产业集中化第24-25页
        2.4.2 低交易成本第25页
        2.4.3 区域创新第25-26页
    2.5 金融集聚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机理分析第26-28页
第3章 金融集聚与产业集聚程度的度量与分析第28-36页
    3.1 金融集聚程度的度量方法和分析第28-32页
        3.1.1 金融集聚程度的度量第28页
        3.1.2 金融集聚的度量分析第28-32页
    3.2 产业集聚程度的度量方法和分析第32-36页
        3.2.1 产业集聚程度的度量方法第32-33页
        3.2.2 产业集聚程度的度量分析第33-36页
第4章 金融集聚与产业集聚的理论模型第36-42页
    4.1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第36-37页
        4.1.1 变量选择第36-37页
        4.1.2 数据来源第37页
    4.2 Moran'S Ⅰ指数分析第37-39页
    4.3 金融集聚与产业集聚的空间计量分析模型第39-42页
        4.3.1 空间计量模型第39-40页
        4.3.2 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第40-42页
第5章 金融集聚与产业集聚的空间计量分析第42-50页
    5.1 空间权重设定第42-43页
    5.2 空间自相关性分析第43-45页
        5.2.1 基于Moran's Ⅰ的产业集聚的全局空间相关检验第43-44页
        5.2.2 基于Moran's Ⅰ散点图的局域空间自相关性检验第44-45页
    5.3 空间计量面板建模分析第45-46页
    5.4 实证结果分析第46-50页
第6章 结论及展望第50-54页
    6.1 政策建议第50-52页
        6.1.1 合理实现产业集聚与布局,构建“产业链”协同创新第50-51页
        6.1.2 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支持体系,降低产业集聚企业的交易成本第51页
        6.1.3 构建创新管理体系,推动产业集聚的环境建设第51-52页
        6.1.4 发挥江淮城市群区位优势,培育优势产业第52页
    6.2 研究展望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致谢第58-60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项目经历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多任务委托代理的工程项目承包商激励机制研究
下一篇:日本以都市圈建设为特征的城市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