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基本建设经济论文--基本建设组织与管理论文

基于多任务委托代理的工程项目承包商激励机制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注释表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5页
        1.1.1 问题的提出第12-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3页
        1.2.1 工程项目承包商激励研究综述第15-18页
        1.2.2 多任务委托代理理论研究综述第18-22页
        1.2.3 文献综述点评第22-23页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第23-27页
        1.3.1 研究内容第23-24页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24-25页
        1.3.3 主要创新点第25-27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模型准备第27-33页
    2.1 相关理论基础第27-29页
        2.1.1 委托代理理论第27页
        2.1.2 公平偏好理论第27-29页
        2.1.3 声誉理论第29页
    2.2 建立承包商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的必要性及逻辑思路第29-32页
        2.2.1 建立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的必要性分析第29-31页
        2.2.2 多任务承包商激励机制建立的逻辑第31-32页
    2.3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多任务承包商激励机制第33-48页
    3.1 基本假设第33-35页
    3.2 模型建立与分析第35-47页
        3.2.1 多任务相互独立下的承包商激励设计第35-39页
        3.2.2 多任务相互依存下的承包商激励设计第39-45页
        3.2.3 基于多任务间互替关系的承包商激励机制的优化第45-47页
    3.3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引入承包商能力的多任务承包商激励机制第48-54页
    4.1 模型假设第48-49页
    4.2 模型建立与求解第49-50页
    4.3 分析与结论第50-53页
    4.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引入公平偏好和声誉的多任务承包商激励机制第54-62页
    5.1 模型假设第54-56页
        5.1.1 基本假设第54页
        5.1.2 公平偏好假设第54-55页
        5.1.3 声誉收益假设第55-56页
    5.2 模型建立与求解第56-58页
    5.3 模型的分析与结论第58-60页
        5.3.1 关于承包商公平偏好对最优激励合同的影响分析第58-59页
        5.3.2 关于声誉激励的影响分析第59-60页
    5.4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六章 多任务承包商激励模型的案例与仿真第62-73页
    6.1 案例描述第62页
    6.2 仿真实验设计第62-64页
        6.2.1 实验工具MATLAB第62-63页
        6.2.2 实验主体第63页
        6.2.3 实验假设及实验模型第63-64页
        6.2.4 实验过程设计第64页
    6.3 仿真实验运行与分析第64-71页
        6.3.1 实验基准值设定第64-65页
        6.3.2 关于承包商激励机制各影响因子的仿真实验第65-69页
        6.3.3 关于承包商激励机制各影响因子的敏感性分析第69-71页
    6.4 实验小结与应用启示第71-73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73-77页
    7.1 研究总结第73-75页
        7.1.1 模型的解与结论第73-74页
        7.1.2 模型的仿真结论第74-75页
    7.2 研究展望第75-77页
致谢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附录:第六章仿真程序及敏感性分析数据第82-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波士顿矩阵在个人证券投资决策模型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江淮城市群产业集聚与金融集聚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