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文字信息处理论文

基于本体的设计理性检索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1 绪论第16-4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6-17页
    1.2 设计理性表示第17-27页
        1.2.1 非形式化表示第17页
        1.2.2 半形式化表示第17-26页
        1.2.3 形式化表示第26-27页
    1.3 设计理性捕获第27-31页
        1.3.1 交互式获取第27-30页
        1.3.2 自动获取第30-31页
    1.4 设计理性检索第31-36页
        1.4.1 浏览式检索第32-33页
        1.4.2 查询式检索第33-34页
        1.4.3 自动触发式检索第34页
        1.4.4 混合式检索第34-36页
    1.5 本体及其工程应用第36-42页
        1.5.1 基于本体的产品知识表达第37-38页
        1.5.2 基于本体的产品数据语义交换第38-40页
        1.5.3 基于本体的产品配置第40-41页
        1.5.4 基于本体的工程信息检索第41-42页
    1.6 设计理性检索研究存在的问题第42-43页
    1.7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第43-46页
2 有效支持设计知识检索和重用的设计理性表示第46-72页
    2.1 引言第46页
    2.2 需要检索和重用的设计知识分析第46-48页
    2.3 基于IBIS扩展的设计理性表示第48-53页
        2.3.1 产品需求在设计理性中的表示第49-51页
        2.3.2 FBS模型在设计理性中的表示第51-52页
        2.3.3 产品层次模型在设计理性中的表示第52-53页
        2.3.4 设计过程在设计理性中的表示第53页
    2.4 EIBIS的本体表达第53-64页
        2.4.1 设计理性本体构建第54-61页
        2.4.2 基于设计理性本体的语义规则设计第61-64页
    2.5 实例第64-69页
        2.5.1 实例1—EIBIS表示实例第64-66页
        2.5.2 实例2—对实例1的本体表达第66-69页
    2.6 小结第69-72页
3 利用本体辅助索引的设计理性检索方法第72-92页
    3.1 引言第72页
    3.2 检索方法概述第72-74页
    3.3 利用本体辅助的设计理性索引第74-80页
        3.3.1 本体填充第75页
        3.3.2 本体推理第75-78页
        3.3.3 索引建立第78-80页
    3.4 灵活的查询方式及其处理第80-84页
        3.4.1 关键词查询第80页
        3.4.2 自然语言查询第80-82页
        3.4.3 基于DR记录的查询第82-84页
    3.5 检索实例第84-89页
        3.5.1 索引算法评估第86-87页
        3.5.2 查询模式评估第87-89页
    3.6 小结第89-92页
4 基于SPARQL的设计理性检索方法第92-114页
    4.1 引言第92-93页
    4.2 方法概述第93-95页
    4.3 自然语言查询到SAPRQL查询的自动转换第95-100页
        4.3.1 SPARQL模板预定义第96-98页
        4.3.2 基于模板匹配的SPARQL查询初步生成第98页
        4.3.3 基于关键词扩展和优化的SPARQL查询最终生成第98-100页
    4.4 基于DR记录的查询到SPARQL查询的自动转换第100-106页
        4.4.1 基于本体的SPARQL查询生成第101-104页
        4.4.2 基于模板的SPARQL查询生成第104-106页
    4.5 设计理性数据库构建第106-109页
        4.5.1 基于本体填充和本体推理的实例本体生成第106-108页
        4.5.2 支持SPARQL的设计理性数据库创建第108-109页
    4.6 检索实例第109-112页
    4.7 小结第112-114页
5 基于本体的设计理性管理原型系统第114-124页
    5.1 引言第114页
    5.2 系统环境第114-115页
    5.3 系统架构第115-116页
    5.4 系统界面第116-122页
    5.5 小结第122-124页
6 总结与展望第124-126页
    6.1 本文工作总结第124页
    6.2 未来工作展望第124-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4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140-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完美排错下NHPP类软件可靠性过程研究
下一篇:高速板级电路及硅通孔三维封装集成的电磁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