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7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7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7-13页 |
1.2.1 尾管悬挂器的研究进展 | 第7-11页 |
1.2.2 尾管悬挂器的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1.2.3 尾管悬挂器技术发展待解决的的问题 | 第12-13页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3页 |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5 创新点 | 第16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2章 悬挂封隔器概述及工作特性分析 | 第17-24页 |
2.1 悬挂封隔器简介 | 第17页 |
2.2 悬挂封隔器的分类 | 第17-18页 |
2.3 悬挂封隔器结构设计准则 | 第18页 |
2.4 悬挂封隔器的结构组成 | 第18-19页 |
2.5 悬挂封隔器工作原理 | 第19-20页 |
2.6 悬挂封隔器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 | 第20-23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悬挂封隔器坐封系统有限元仿真与数值计算分析 | 第24-75页 |
3.1 悬挂封隔器部分零部件校核计算 | 第24-29页 |
3.1.1 坐封销钉开启控制力计算分析 | 第24-25页 |
3.1.2 液压缸轴向力计算分析 | 第25-29页 |
3.2 悬挂封隔器卡瓦力学分析计算 | 第29-39页 |
3.2.1 卡瓦受力分析 | 第29-30页 |
3.2.2 卡瓦开启控制力计算 | 第30-35页 |
3.2.3 坐封后卡瓦剪切强度分析 | 第35-37页 |
3.2.4 悬挂封隔器卡瓦与套管接触力分析 | 第37-39页 |
3.3 卡瓦坐封试验 | 第39-40页 |
3.4 悬挂封隔器坐封系统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40-48页 |
3.4.1 模型简化原则 | 第40-41页 |
3.4.2 创建部件 | 第41页 |
3.4.3 定义装配件 | 第41-42页 |
3.4.4 部件材料力学性能参数 | 第42-44页 |
3.4.5 有限元计算模型的生成 | 第44-48页 |
3.5 有限元计算分析与结构改进 | 第48-73页 |
3.5.1 模型应力分析 | 第48-49页 |
3.5.2 计算数据分析 | 第49-53页 |
3.5.3 卡瓦牙型结构改进 | 第53-65页 |
3.5.4 设计参数变化对改进性能的影响 | 第65-7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4章 悬挂封隔器密封系统有限元仿真与数值计算分析 | 第75-118页 |
4.1 悬挂封隔器密封元件性能分析 | 第75-91页 |
4.1.1 橡胶非线性理论基础 | 第75-81页 |
4.1.2 悬挂封隔器胶筒失效性分析 | 第81-82页 |
4.1.3 悬挂封隔器胶筒变形分析 | 第82-89页 |
4.1.4 悬挂封隔器胶筒与套管接触压力分析 | 第89-90页 |
4.1.5 悬挂封隔器胶筒密封性能分析计算 | 第90-91页 |
4.2 悬挂封隔器密封系统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91-93页 |
4.2.1 密封系统部件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91-93页 |
4.2.2 密封系统部件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93页 |
4.3 密封系统有限元仿真分析与结构尺寸改进 | 第93-115页 |
4.3.1 工况条件对胶筒力学行为的影响 | 第94-106页 |
4.3.2 密封系统结构改进 | 第106-114页 |
4.3.3 改进前后对比分析 | 第114-115页 |
4.4 试验分析 | 第115-11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17-118页 |
第5章 结论与下步工作 | 第118-120页 |
5.1 结论 | 第118-119页 |
5.2 下步工作 | 第119-120页 |
致谢 | 第120-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2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