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用一般科学论文--生物医学工程论文

基于P300脑机接口的视觉目标选取

摘要第10-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1页
    1.1 脑机接口概述第13-15页
        1.1.1 脑机接口的概念第13页
        1.1.2 脑机接口系统各部分功用第13-14页
        1.1.3 脑机接口技术的价值所在第14-15页
    1.2 脑机接口技术分类及其特点第15-19页
        1.2.1 基于大脑信号采集手段的分类第15-16页
        1.2.2 基于不同特征电位的分类第16-19页
    1.3 基于P300事件相关电位的BCI第19-26页
        1.3.1 P300电位第19-20页
        1.3.2 P300-BCI的发展现状第20-21页
        1.3.3 P300-BCI的常用诱发范式第21-25页
        1.3.4 P300-BCI实验的软硬件平台第25-26页
    1.4 研究目标第26-29页
        1.4.1 P300-BCI的优势第26-27页
        1.4.2 P300-BCI的局限性第27-28页
        1.4.3 研究目标第28-29页
    1.5 本文各章节安排第29-31页
第二章 融合图像分割技术的P300-BCI范式设计第31-51页
    2.1 引言第31-32页
    2.2 基于熵的超像素分割(ERS)第32-33页
    2.3 新范式要素设计第33-39页
        2.3.1 范式需求分析与选项数目第33-34页
        2.3.2 IST范式各要素设计第34-39页
    2.4 IST范式的实验设计第39-42页
        2.4.1 场景图像分割第39页
        2.4.2 实验刺激设计第39-40页
        2.4.3 实验数据采集第40-42页
    2.5 实验过程第42-45页
        2.5.1 实验被试第42-43页
        2.5.2 实验流程第43页
        2.5.3 信号处理流程第43-45页
    2.6 实验结果分析第45-49页
        2.6.1 实验结果第45-49页
        2.6.2 结果分析第49页
    2.7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三章 IST-BCI的研究与优化分析第51-71页
    3.1 最优trial数分析第51-56页
        3.1.1 引言第51-52页
        3.1.2 实验设计第52-53页
        3.1.3 信号处理第53-54页
        3.1.4 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第54-56页
    3.2 IST范式在不同复杂度背景下的分析第56-63页
        3.2.1 引言第56页
        3.2.2 图像的复杂度概述第56-57页
        3.2.3 图像的复杂度描述第57-59页
        3.2.4 实验设计第59-61页
        3.2.5 实验结果与讨论分析第61-63页
    3.3 被试反馈情况分析第63-64页
    3.4 分组编码优化设计第64-69页
        3.4.1 引言第64页
        3.4.2 基于ERS的不同分组编码设计第64-65页
        3.4.3 邻接区域分析第65-66页
        3.4.4 实验设计第66-67页
        3.4.5 结果分析讨论第67-69页
    3.5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第71-75页
    4.1 全文工作总结第71-73页
    4.2 未来工作展望第73-75页
致谢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5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眼动的人机自然交互
下一篇:水稻气孔发育相关基因功能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