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多重网络最短路阻断问题研究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多重网络的结构特性 | 第13-14页 |
1.2.2 多重网络的动力学特性 | 第14-15页 |
1.2.3 网络阻断与防护研究 | 第15-16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网络阻断问题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2.1 网络阻断问题定义 | 第19页 |
2.2 网络阻断问题建模与求解 | 第19-24页 |
2.2.1 网络阻断问题模型 | 第19-21页 |
2.2.2 网络阻断问题算法 | 第21-24页 |
第三章 单层网络最短路阻断模型与算法 | 第24-35页 |
3.1 单目标最短路阻断模型及算法 | 第24-30页 |
3.1.1 单目标最短路阻断模型 | 第24-25页 |
3.1.2 对偶算法 | 第25页 |
3.1.3 本德斯分解算法 | 第25-26页 |
3.1.4 阻断子图分解算法 | 第26-29页 |
3.1.5 基于局部搜索的算法改进 | 第29-30页 |
3.2 双目标最短路阻断模型及算法 | 第30-35页 |
3.2.1 双目标最短路阻断模型 | 第30-32页 |
3.2.2 序列子图分解算法 | 第32-33页 |
3.2.3 网络阻断问题的饱和特性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动态多重网络最短路阻断模型与算法 | 第35-52页 |
4.1 动态多重网络最短路阻断问题建模 | 第35-41页 |
4.1.1 动态多重网络最短路阻断模型框架 | 第35-37页 |
4.1.2 网间反馈关系建模 | 第37-41页 |
4.2 动态多重网络最短路阻断问题算法设计 | 第41-52页 |
4.2.1 对偶算法 | 第42页 |
4.2.2 本德斯分解算法 | 第42-43页 |
4.2.3 基于反馈稳态阶段上界的算法改进 | 第43-52页 |
第五章 实验与案例分析 | 第52-62页 |
5.1 实验数据与运行环境 | 第52-55页 |
5.1.1 单层网络实验数据 | 第52-53页 |
5.1.2 动态双层网络实验数据 | 第53-55页 |
5.1.3 实验运行环境 | 第55页 |
5.2 单层网络最短路阻断实验 | 第55-58页 |
5.2.1 单目标最短路阻断算法实验 | 第55-57页 |
5.2.2 双目标最短路阻断算法实验 | 第57-58页 |
5.3 动态双层网络最短路阻断实验 | 第58-62页 |
5.3.1 仿真数据实验分析 | 第59-60页 |
5.3.2 实际案例实验分析 | 第60-62页 |
结束语 | 第62-64页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62-63页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0-71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