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9页 |
1.1 脂肪酶研究概况 | 第9-13页 |
1.1.1 脂肪酶简介 | 第9页 |
1.1.2 脂肪酶来源 | 第9页 |
1.1.3 脂肪酶结构 | 第9-12页 |
1.1.4 脂肪酶性质 | 第12-13页 |
1.2 脂肪酶菌株的选育 | 第13-14页 |
1.3 脂肪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 第14-15页 |
1.3.1 脂肪酶基因的克隆 | 第14页 |
1.3.2 脂肪酶基因的表达 | 第14-15页 |
1.4 脂肪酶的应用 | 第15-16页 |
1.5 沙雷氏菌脂肪酶研究 | 第16-17页 |
1.6 课题研究的选题依据和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菌株筛选与鉴定 | 第19-3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9-21页 |
2.1.1 样品来源 | 第19页 |
2.1.2 菌株与质粒 | 第19页 |
2.1.3 试剂与仪器 | 第19-20页 |
2.1.4 培养基 | 第20-2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1-25页 |
2.2.1 菌株筛选 | 第21-22页 |
2.2.2 菌株形态学观察 | 第22页 |
2.2.3 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22-24页 |
2.2.4 野生菌性质研究 | 第24-25页 |
2.3 结果分析 | 第25-30页 |
2.3.1 产脂肪酶菌株筛选 | 第25-26页 |
2.3.2 菌株鉴定 | 第26页 |
2.3.3 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26-28页 |
2.3.4 野生菌性质研究 | 第28-30页 |
2.4 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大肠杆菌体系表达lip6基因 | 第32-46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2页 |
3.1.1 菌株与质粒 | 第32页 |
3.1.2 工具酶、试剂与仪器 | 第32页 |
3.1.3 培养基 | 第32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2-36页 |
3.2.1 脂肪酶基因克隆与分析 | 第32-33页 |
3.2.2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3-34页 |
3.2.3 大肠杆菌表达菌株的构建 | 第34页 |
3.2.4 重组菌产酶诱导条件优化 | 第34-35页 |
3.2.5 重组蛋白分离纯化 | 第35-36页 |
3.3 结果分析 | 第36-45页 |
3.3.1 脂肪酶基因克隆 | 第36-40页 |
3.3.2 重组菌的构建 | 第40页 |
3.3.3 重组菌E.Coli BL21-pET-28a(+)-lip6表达优化 | 第40-44页 |
3.3.4 重组可溶性蛋白LIPA分离纯化 | 第44-45页 |
3.4 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大肠杆菌体系表达lip18基因 | 第46-62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46页 |
4.1.1 菌株与质粒 | 第46页 |
4.1.2 工具酶、试剂与仪器 | 第46页 |
4.1.3 培养基 | 第46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6-48页 |
4.2.1 脂肪酶基因克隆与分析 | 第46-47页 |
4.2.2 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大肠杆菌表达菌株的构建 | 第47页 |
4.2.3 重组菌产酶诱导条件优化 | 第47页 |
4.2.4 重组蛋白分离纯化 | 第47页 |
4.2.5 重组菌酶学性质研究 | 第47-48页 |
4.3 结果分析 | 第48-61页 |
4.3.1 脂肪酶基因的克隆 | 第48-52页 |
4.3.2 重组菌的构建 | 第52-53页 |
4.3.3 重组菌E.Coli BL21-pET-28a(+)-lip18表达优化 | 第53-56页 |
4.3.4 重组可溶性蛋白LIPC分离纯化 | 第56-57页 |
4.3.5 重组菌酶学性质研究 | 第57-61页 |
4.4 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毕赤酵母体系表达lip18基因 | 第62-75页 |
5.1 实验材料 | 第62页 |
5.1.1 菌株与质粒 | 第62页 |
5.1.2 工具酶、试剂与仪器 | 第62页 |
5.1.3 培养基 | 第62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62-66页 |
5.2.1 脂肪酶基因克隆 | 第62-63页 |
5.2.2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63页 |
5.2.3 毕赤酵母表达菌株的构建 | 第63-65页 |
5.2.4 重组菌产酶诱导条件优化 | 第65页 |
5.2.5 重组菌粗分离 | 第65页 |
5.2.6 重组菌酶学性质研究 | 第65-66页 |
5.3 结果分析 | 第66-74页 |
5.3.1 脂肪酶基因的克隆 | 第66页 |
5.3.2 重组菌的构建 | 第66-67页 |
5.3.3 重组菌产酶诱导条件优化 | 第67-70页 |
5.3.4 重组蛋白粗分离 | 第70-71页 |
5.3.5 重组菌酶学性质研究 | 第71-74页 |
5.4 小结 | 第74-7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附录 | 第85-90页 |
个人简历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