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格气田东区盒8段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渗流的影响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1.2.1 致密砂岩气藏的界定 | 第9-10页 |
1.2.2 致密砂岩气层孔隙结构研究方法与特征 | 第10-13页 |
1.2.3 致密砂岩气层渗流特征及影响因素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技术思路 | 第16-17页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第17页 |
1.5 研究成果 | 第17-18页 |
第2章 储层地质特征 | 第18-28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8-19页 |
2.2 沉积相特征 | 第19-20页 |
2.3 地层划分 | 第20-21页 |
2.4 物性特征 | 第21-22页 |
2.5 岩石学特征 | 第22-28页 |
2.5.1 岩石类型及组分 | 第22-27页 |
2.5.2 岩石结构 | 第27-28页 |
第3章 苏东盒8段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 第28-60页 |
3.1 铸体薄片及扫描电镜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表征 | 第28-31页 |
3.2 高压压汞表征储层微观孔隙结构 | 第31-39页 |
3.2.1 孔隙结构参数分布及影响因素 | 第31-38页 |
3.2.2 不同类型储层孔喉对渗透率贡献率研究 | 第38-39页 |
3.3 恒速压汞表征储层微观孔隙结构 | 第39-44页 |
3.3.1 恒速压汞技术原理 | 第39-40页 |
3.3.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0-44页 |
3.4 核磁共振表征储层孔隙结构 | 第44-51页 |
3.4.1 实验原理 | 第44-45页 |
3.4.2 T_2谱与孔隙半径之间的转化 | 第45-46页 |
3.4.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46页 |
3.4.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6-50页 |
3.4.5 核磁共振测试影响因素分析 | 第50-51页 |
3.5 X-CT扫描表征微观孔隙结构 | 第51-57页 |
3.5.1 X-CT扫描原理简介 | 第51-53页 |
3.5.2 X-CT扫描结果分析 | 第53-57页 |
3.6 多方法表征储层微观孔喉结果对比 | 第57-60页 |
第4章 储层孔隙结构参数变化对渗透率影响评价 | 第60-72页 |
4.1 特低渗气藏渗流特征 | 第60-62页 |
4.2 含水饱和度对孔隙结构及渗流影响研究 | 第62-67页 |
4.2.1 实验装置 | 第62-63页 |
4.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63页 |
4.2.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3-67页 |
4.3 有效应力对孔隙结构及渗流影响研究 | 第67-72页 |
4.3.1 实验原理 | 第67-68页 |
4.3.2 实验方法及步骤 | 第68-69页 |
4.3.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9-70页 |
4.3.4 应力敏感性主要影响因素 | 第70-72页 |
第5章 结论与认识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78页 |